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第4题:
班主任王老师经常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王老师进行德育的途径是()。
第5题:
为了加强班级纪律管理.班主任王老师规定,凡是违反课堂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罚款5元;凡是班级活动搞小动作,不认真参加的同学,罚款2元;凡是上学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罚款1元;其他违纪行为视情况进行罚款。有关该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第7题:
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
终身学习
爱岗敬业
第8题: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第9题:
隐私权
名誉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
第10题:
第11题:
隐私权
名誉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
第12题:
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减轻工作压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互助精神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但是学生无动于衷。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有为班级卫生操心。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第16题:
王老师任四年一班班主任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且建立档案,并依此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王老师的成长阶段属于()。
第17题:
高二(16)班换了好几个班主任,班里除了几个女生学习用功成绩优秀外,其他学生成绩不佳且学习意愿差,王老师担任班主任后,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并据此制定班级管理计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具有()。
第18题:
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劳动
班主任工作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第22题:
王老师的做法兢兢业业,值得称许
王老师的做法是好的,毕竟是为大家的升学做准备
王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王老师的做法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23题: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