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第4题:
幼儿绘画时,画出小朋友在月亮上荡秋千,这是孩子的()。
第5题:
感知觉在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这是幼儿的特点。
第6题:
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n和m、工和土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观察的()。
第7题:
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幼儿方位知觉不够精确
幼儿观察的概括性不足
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幼儿感觉的适应能力不强
第11题:
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观察的跳跃性所致
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第12题: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想象易受情绪的影响
第13题:
第14题:
西餐进餐时,中途离开时可将刀叉放成()。
第15题:
拿出写有“游戏”这个词的卡片,幼儿能认识,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字分开,幼儿就混淆了,他不知道哪个是“游”字,哪个是“戏”字。这是识字中的()阶段。
第16题:
幼儿在挥舞木棍玩耍时,丝毫不会考虑对别人有什么危害,这是因为幼儿()。
第17题:
幼儿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被抓到的幼儿吓哭了,以为自己真的要被吃掉了,这是因为幼儿()
第18题:
幼儿在认识b和d、土和士、方和万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说明()。
第19题:
二字形
八字形
十字形
六点方向
第20题:
认知心理学的发现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观察学习
行为主义理论的联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21题:
观察的无序性
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观察的跳跃性
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第22题:
将公文与其他实用文体相混淆,是公文标题在拟制时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将公文与文艺类文体相混淆,是公文标题在拟制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将公文与知识信息类文章相混淆,是公文标题在拟制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将公文混同于事务文书,这是在公文标题拟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将公文混同于会务文书,这是在公文标题拟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23题:
精确性
顺序性
目的性
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