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更多“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呢?( ) 查看材料

    A.德育的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

    B.学校德育的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重要条件

    C.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德育的依据

    D.德育的影响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选择、吸收和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E.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正确答案:ABCDE

  • 第2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故体现的是德育过程规律中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第3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答案:
    解析: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 第4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了(  )的规律。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这一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 第5题:

    论述德育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答案:
    解析: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的实现的。学生不仅是被影响的对象,也是能动的吸收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理解、选择和吸取。(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外界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单纯的说教很难使这种内化实现,教师必须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这样的品德内化。(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内化道德修养,才能引起学生品德能动的发展。

  • 第6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活动过程。


    答案:
    解析: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将外部的教育影响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在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一般来说,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 第7题:

    为什么呢(  )

    A.德育的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
    B.学校德育的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重要条件
    C.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德育的依据
    D.德育的影响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选择、吸收和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E.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答案:A,B,C,D,E
    解析:

  • 第8题:

    试论“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德育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2、德育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4、德育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对学生的盲目自由发展。
    5、德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 第9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儿童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活动、特别是德育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说明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

    • A、道德养成过程
    • B、道德活动过程
    • C、道德学习过程
    • D、道德陶冶过程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2014四川宜宾)德育过程是()的过程。
    A

    培养知情意行

    B

    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

    C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

    D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关于德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第14题:

    请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问题,论述德育过程为什么是教育者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答案:
    解析: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引导、培育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
    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 第15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答案:
    解析: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 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 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 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_ 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 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 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 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 促进。

  • 第16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略。

  • 第17题:

    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作用。


    答案:
    解析: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的实现的。学生不仅是被影响的对象,也是能动的吸收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理解、选择和吸取。(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外界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单纯的说教很难使这种内化实现,教师必须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这样的品德内化。(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内化道德修养,才能引起学生品德能动的发展。

  • 第18题:

    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了对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的综合运用。

  • 第19题:

    德育过程是一个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基本规律。


    正确答案: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的思想是在活动和交往之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
    2)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品德,只有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精心组织、涉及、实施的活动,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的品德健康发展
    3)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广泛的教育影响,既有校内的、正式的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4)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教育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从而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 第20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技巧和艺术。”这段话强调德育的过程具有以下哪种特点()

    • A、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
    • B、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 D、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问答题
    请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德育过程为什么是教育者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正确答案: (1)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①德育工作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德育工作者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而没有看到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中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重视德育的知识,不重视德育的实践。在德育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和刻板空洞地说教,而无视受教育者品德学习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能互相转化;学生在遇到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难以适应,甚至有的学生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德行管理中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德育缺乏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计划,单从个人意志出发,从个人兴趣出发。
    ④德育研究中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重视个人的直接经验,却忽视间接经验的学习,不善于把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⑤德育评价过程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评价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避重就轻、泛泛而谈、轻描淡写。
    上述问题的后果是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德育工作日益空泛和形式化。这是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德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相称的,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2)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的原因
    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儿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儿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儿童上学以后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引导下,开始转向有目的的德育活动,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
    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将外部的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如果德育过程基本处于静态,只让学生端坐静听教师的长篇道德说教,不仅缺乏使学生深感兴趣的外部教育活动,而且必将导致压制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外显的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一般来说,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人们内部思想情感上的心理活动一经发动和开展起来,又会表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以指导和促进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论“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德育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2、德育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4、德育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对学生的盲目自由发展。
    5、德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