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将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因,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