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要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式,全面分析、了解并理解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则是 【 】
A.知行统一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灌输引导有机结合原则
第1题:
第2题: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灵魂的()。
第3题:
教师有效运用()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
第4题:
“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认识自我的角度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第5题:
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实验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目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第6题:
能够比较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评价自己的是()
第7题: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状况是()。
第8题:
多主体参与评价可以使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
第9题: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大学生
第10题:
人是发展变化的,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认识自我是很困难的,对自己难以形成正确评价
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人的优点和不足是天生的,无须后天努力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作品分析
观察
谈话
家园联系
第13题:
在“德”的评价中,如何全面了解并反映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表现?
第14题: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第15题:
老师提取作业中的隐性信息,根据这些隐性信息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全面地掌握知识,并形成有关技能属于()。
第16题:
()的含义是从全局和长远来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第17题:
小学生评价自己的言行时,更多地看见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不足,这表明儿童的自我评价缺乏()
第18题:
教学()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第19题:
当前我国教师的主要的、基本的心理特征是()
第20题: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电子档案袋的分析,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第21题:
独立性
全面性
社会性
稳定性
第22题:
作业检查
作业分析
作业评定
作业测评
第23题:
知行统一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灌输引导有机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