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美术课《标志设计》一课中,张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志引导学生总结标志的作用,小明大胆的发言,但是小明没有说到张老师预计的作用,张老师对于小明积极回答问题、勤于思考给予了鼓励。下列对张老师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张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因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涉及许多植物的名字,因此张老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现在要把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不合理的方法是()。
第6题:
张老师在学校开始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张老师处在()。
第7题:
第8题:
团结协作
严谨治学
为人师表
热爱学生
第9题: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关注成长阶段
第10题:
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自我阶段
关注他人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第11题:
用“资源管理器”分类存放
手工制表、卡片目录管理
用数码相机把资料全部拍下来
用数据库管理
第12题:
张老师的做法,导致了学生的成绩下降
张老师产生了情感衰竭等职业倦怠表现
年级组长设置的目标使张老师产生了压力
张老师对部分学生有歧视
张老师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的作用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案例:张老师在上《中国画鉴赏方法》一课时,将教材中的十几幅美术作品的作者与内容都进行了简单的讲解。时间非常紧张,张老师讲得很辛苦,但是学生觉得并没有学会欣赏中国画的方法。课中,张老师在读其中一幅画的题诗时读错了一个字,有一位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张老师解释:“古代绘画中的题款很难辨认,错一个字很正常。(1)从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三方面分析,张老师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2)张老师对读错字的解释合适吗?请作出判断并说出你的建议。
第17题:
青年教师小王最近很苦恼,因为有学生反映说听小王老师的课“没劲”“没意思”“昏昏欲睡”。小王就此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张老师请教,张老师经过对小王老师的了解,发现他最大的问题在于语言上。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针对这一问题给出怎样的意见?
第18题:
张老师是某初中一名信息技术的老师,他很受学生的欢迎,张老师说,他以前上课时,总是会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他操作,但是后来他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自己上课总是讲得口干舌燥。后来他上课都会先给出学生一个情景,然后举行一系列的竞赛,并且在竞赛过程中用“刺激”的话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通过每节课的任务实现学习目标,为了检测学习效果,张老师每节课结束前都会做一个小结,并且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问题: (1)张老师“刺激”的话对学生有什么作用?张老师课结束前的小结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2)张老师以前上课和现在上课分别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现在所采用的那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第19题:
第20题:
张老师的教学效果未达到
张老师没有给正确的评价
张老师是给予学生及时鼓励.对学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张老师给予学生及时评价,但对于教学重点的把握不到位
第21题:
团结协作
严谨治学
为人师表
热爱学生
第22题:
和本区同学科学段的教师组成了备课组,协作为学生设计总结与复习主题网站,
张老师对于共同设计的复习资源不仅仅是“拿来主义”,还根据自班学生情况为每位学生定制了资源列表
张老师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自己的复习成果
学生们在班级博客圈上晒自己用思维导图制作的知识网络
第23题:
张老师的爱人
张老师的儿子
张老师的学生
张老师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