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刚上一年级的小刚,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儿的?”小刚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刚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问题: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什么?对小刚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情节要依法从重处罚。
第7题:
小刚是一名17周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3部。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的是()。
第8题:
教育行政部门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学校
第9题: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租书店店主李某向某初中生出租淫秽图书
无业人员张某教唆16岁的王某实施抢劫
某校教师陈某对初一学生小刚实施体罚
吸毒人员方某引诱初三学生杨某吸食毒品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以下情节要依法从重处罚的是()。 ①租书店店主李某向某初中生出租淫秽图书 ②无业人员王某教唆16岁的钟某实施抢劫 ③某校教师对初一学生小刚实施体罚 ④吸毒人员方某引诱初三学生杨某吸毒
第18题:
某职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小刚是社会工作者小李的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在一次面谈中,小刚说:“你问我为什么抢劫,其实,我以前一直是个好学生。小学四年级时我来到这里,我的爸爸妈妈忙着做生意养家,根据不管我,老师对我其实很好。我的朋友都爱去游戏厅,这儿的游戏厅只要给钱。什么都不管。家里不给钱,我才变成这样的。”小刚的话表明,影响小刚实施抢劫的主要社会环境要素有()。
第19题:
小刚是一名17岁的高中学生,在2000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脑1台。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有()。
第20题:
联系民政部门.帮助小刚寻找领养家庭
招募社区志愿者作小刚的监护人
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小刚寻找寄养家庭
劝小刚父母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家
第21题:
第22题:
小刚及其监护人
学校及小刚监护人
小童和小刚
小刚及其监护人
第23题:
秦老师
任课老师
小李
小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