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
第2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在这段话中,孔子驳斥了什么思想观点?
第3题: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
第4题:
下列不属于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的是:()
第5题:
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予与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第6题:
“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这句话与下列那句话意思相近:()
第7题:
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之辩。
第8题: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第9题:
知行之辩
形神之辩
动静之辩
天人之辩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意思是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千百年来,孔子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很多中国人做事、做人。由此可见()
第14题:
“巧言令色者,鲜矣仁”是()提出来的。
第15题: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论语》)
第16题:
翻译: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事将仕矣。”(《论语·阳货》)
第17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请回答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第18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第22题:
讷于言而敏于行
己不欲,勿施于人
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第23题:
庄子
孟子
徐子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