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不可能这个班上的所有学生都考上大学。以下选项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的是()
第4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痼疾主要体现在()。
第5题:
具有自卑情绪的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某一方面的失败、落后于人,而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全盘否定自己。一个在学习上不如他人的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言语滑稽,衣着不适宜,举止太笨拙。这是大学身自卑心理的()
第6题:
“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的等值判断是()。
第7题:
小魏、小雷、小戴三个同学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小魏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 小雷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 小戴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是没有问题的。” 发榜结果表明,三人中考上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没有考上的各一人,并且他们三人的预言只有一个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都同事实恰好相反。可见( )。
第8题: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批评该生上课分心
布置学生课外探究
解释说作者弄错了
第9题:
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让每个学生成才
为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第10题: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学生发展的普遍性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第11题: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第12题:
恰当,陈老师尽到了班主任的责任
恰当,陈老师避免了让小刚父母担心
不恰当,陈老师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小刚父母
不恰当,陈老师应该让警察去寻找小刚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班主任要关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第16题:
对“只有整体素质高的大学生,才能考上公务员”推理正确的是哪个()?
第17题: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
第18题: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第19题:
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小王是电大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如果小李是电大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第20题:
问题学生
每一个学生
成绩落后的学生
残疾学生
第21题:
第22题:
虚荣性
敏感性
掩饰性
泛化性
第23题:
这个班上可能有的学生考不上大学
这个班上可能有的学生能考上大学
这个班上必然有些学生考不上大学
这个班上必然多数学生能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