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

题目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缕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问题1][简答题]
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问题2][简答题]
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3][简答题]
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母亲是要教会乞丐懂得用自己的力气和能力挣钱。

2、【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母亲的话的意思是:对乞丐来说,不劳动而接受别人的施舍,是降低人格尊严的行为;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得到的钱财和报酬,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的,是光荣的。

3、【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名师详解】母亲是一位有同情心、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同时母亲还是一位自尊自立,很有骨气的人。
更多“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1)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2)郑文公是如何说服烛之武去见秦君的?


    正确答案:

    (1)因为郑国以前对晋文公没有礼节,并且心向楚国。
    (2)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 第2题:

    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正确答案:
     (1)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 第3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于监理单位而言,也是存在风险的。

    监理工作的风险有哪些?


    正确答案:行为责任风险工作技能风险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风险。
    行为责任风险,工作技能风险,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风险。

  • 第4题:

    回答下列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1至问题2。

    请简要描述信息安全管理的控制过程;


    正确答案:(1)确认信息安全管理的对象和范围。 (2)分析针对该对象的安全隐患或攻击行为和方式。 (3)划清安全管理等级落实对应的控制措施。 (4)跟踪检查信息安全落实情况。 (5)持续改进防漏补缺。
    (1)确认信息安全管理的对象和范围。 (2)分析针对该对象的安全隐患或攻击行为和方式。 (3)划清安全管理等级,落实对应的控制措施。 (4)跟踪检查信息安全落实情况。 (5)持续改进,防漏补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络图的基本知识。应该从信息安全的对象、范围、规范与控制、检查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考虑。

  • 第5题:

    任务5: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69.WhatdoesDaShanthinkisthebestwaytolearnaforeignlanguage?


    正确答案:
    69. He thinks that the best wa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keep using it and understand the culture behind it.

  • 第6题: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答案:
    解析:
    ①毅然:刚毅的样子。这里作毫不犹豫讲。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这里有悲伤的意思。
    欣然:心情愉快的样子。这里有自信、从容的意思。
    ②第一段话说明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的人。这从她虽然生活艰苦,但毅然预订销行一向寥落的《莽原》即可看出。第二段话说明刘和珍富于远见和有着顽强的斗争精神。这从她虑及母校前途,为一些教员在杨荫榆被撤职以后,就纷纷引退而黯然泣下的情节即可看出(而以后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她的担忧确是一种远见)。第三段话说明刘和珍对反动派的斗争是从容不迫,充满信心的。“欣然前往”四个字,就是最好的说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思想进步,具有远见的革命青年。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不怕困难,思想乐观,敢于斗争。并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充满信心。

  • 第7题:

    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问题1][简答题]
    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


    答案: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儿歌传统形式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材料中的儿歌属于谜语歌。
    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它是一种适应儿童好奇心,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有助于儿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想象思维等诸方面联想能力的提高。

  • 第8题:

    在RTC潜质评量报告A3中,现场模式主要指是指具备()。

    • A、现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优势
    • B、阅读、编写、写作方面的能力优势
    • C、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势
    • D、表达方面的能力优势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1)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8分) (2)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7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的儿歌属于谜语歌。
    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它是一种适应儿童好奇心,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有助于儿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想象思维等诸方面联想能力的提高。
    (2)这首儿歌,从颜色、亮度、形状、时间等方面,生动地刻画了太阳的形象,让儿童在学唱儿歌、猜谜语的同时,能具体地感受到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加深对太阳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记忆太阳的形象。

  • 第10题:

    当问卷中前面的问题对被调查者回答后面的问题有明显影响的时候,这种现象被称为()。


    正确答案:顺序偏差

  • 第11题:

    填空题
    在进行电话外呼业务时,在开场白后,一般用()式问题来引出客户更全面的阐述性回答。

    正确答案: 开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导言》回答的是一体两面的问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作答参考时限:15分钟)

    2010年8月,甲厂向A银行借款20万元,期限一年,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甲厂用已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有效。因为甲厂用作抵押的轿车价值40万元,而A银行和B银行的借款共计35万元,当甲厂无法偿还债务时,抵押物的价值足以用来归还借款。
    2、在担保期间,如果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的,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当债务人拒绝用抵押物的保险金归还借款时,A银行由于借款未到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抵押物采取保全措施,而B银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甲厂归还其借款

  • 第14题: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者以自己和古今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时间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引出论题。作者的观点:时间是极为宝贵的,在人短暂的人生中应如何去支配自己的时间。

  • 第15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26~25 题。

    第 26 题 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D
    原文写的是“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再结合“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故A项错误;原文为“近乎完整”,而非“完整”,故B项错误;原文“生命的希望”,不是指地球原始生命,故C项错误。

  • 第16题:

    阅读下面的程序段:执行上面的三重循环后,sum的值为( )。

    A. 14

    B. 23

    C. 28

    D. 30


    正确答案:C
    本题号查循环的知识。这类问题循环题中只有一条语句,就是sum=sum+1,这样的话问题就变成了判断这条语句共执行多少次,也就是最内层循环一共会执行多少次。可以这样分析:当i=1,i=1时,内循环执行5次,当i=1,j=2时,内循环执行4次 当i=1.i=4时.内循环执行2冶.这样的话外循环第一次时内循环共执行5+4+3+2=14;当i=2时,j从2升始循环,那么内循环共执行4+3+2==9次:当i=3时,j从3开始循环,那么内话环共执行3+2=5次,所以总的执行次数为14+9+5=28次。

  • 第17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8~22 题。

    第 18 题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在原文中第五段均有提及,而C项并不属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的原因。

  • 第18题:

    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问题1][简答题]
    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
    收藏本题

    [问题2][简答题]
    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


    答案:
    解析:
    1、【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儿歌传统形式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材料中的儿歌属于谜语歌。
    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它是一种适应儿童好奇心,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有助于儿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想象思维等诸方面联想能力的提高。

    2、【考点提示】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这首儿歌,从颜色、亮度、形状、时间等方面,生动地刻画了太阳的形象,让儿童在学唱儿歌、猜谜语的同时,能具体地感受到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加深对太阳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记忆太阳的形象。

  • 第19题:

    在RTC潜质评量报告A3中,文案模式主要是指具备()。

    • A、提出问题的能力优势
    • B、阅读、编写、写作方面的能力优势
    • C、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势
    • D、表达方面的能力优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进行电话外呼业务时,在开场白后,一般用()式问题来引出客户更全面的阐述性回答。


    正确答案:开放

  • 第21题:

    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划分的是()。


    正确答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第22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请问宝钗为什么要审问黛玉?答:因为在行酒令时,黛玉一时着急竟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话。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自知有错,虚心接受了宝钗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导。

  • 第23题:

    问答题
    研究者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研究者感兴趣四种生字密度:1:5、1:10、1:15、1:20。  被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被试40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平均年龄为14.5岁。  材料:选取历史方面的四篇短文(1:5、1:10、1:15、1:20),这四篇短文除了生字密度不同外,在文章的长度、语法的难度上均进行了匹配。每个学生要阅读四篇短文中的每一篇,四篇短文的阅读顺序进行了随机化平衡处理。 分析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此实验采用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被试内设计)。

    正确答案: 自变量:四种不同的生字密度:1:5、1:10、1:15、1:20。
    因变量:学生的阅读理解测验成绩。
    额外变量:文章的主题、文章的长度、文章的难度。
    实验设计类型:单因素的被试内设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阅读程序,回答后面的问题  STM   #9,AR4  begin:  STM   #7,BRC         RPTB  next-1         nop  next:   LD    #0,B        banz begin,*AR4- 其中的“nop”语句被执行了多少次?

    正确答案: 其中的“nop”语句被执行了80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