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对战略产业的保护和扶植政策是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而所谓“战略产业”一般是指具有较高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产业。( )
第2题:
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直接目的是()。
第3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期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目的在于?()
第4题:
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
第5题:
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是()
第6题:
杜鲁门的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第7题:
20世纪20年代末至1949年美国对华政策的一贯性表现在 ①以日本为主要对手 ②扶植国民党为工具 ③以追求独占中国为目标 ④以政治和经济手段为武器()
第8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①消除了封建割据状态②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③引进西方科技和设备④通过侵略掠夺获取巨额资本
第9题:
不属于货币主义政策观点的是()
第10题:
①②
③④
②④
①③
第11题:
同苏联的关系不稳定
国内强大的旧势力残余
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12题:
应该使用更强效的政策
成功的稳定政策是完全不可能的
稳定经济的举措通常会造成经济不稳定
政策完全是消极的
第13题:
第14题:
以下除了()都是支持消极经济政策的论据。
第15题: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变为扶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②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③朝鲜战争的爆发 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第16题:
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滞是长且可变的,因此()。
第17题:
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包括()。
第18题:
美国于()年开始实施扶植日本的政策。
第19题:
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第20题: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有限的干预政策的总称,包括()。
第21题:
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之一
制订和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就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职能
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般目的是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常配合使用
第22题:
货币主义市场经济在动态上是稳定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大量存在的私营企业具有稳定性
由于经济政策的时滞性,政策微调可能造成加剧经济波动的结果
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通过调整利息率,影响投资等支出,对经济进行调节
用自然率假说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第23题:
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
“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加紧孤立、封锁和威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扶植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