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西周时中央政府颁布制度、法规的文书文体是()
第2题:
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第3题:
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第4题:
策”与“册”两个君命文种有何相互关系?
第5题:
西汉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晁错向汉武帝上书《治安策》。
第6题:
西周时期,在诸侯国内掌握最高司法权的是()
第7题: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第8题:
君臣权利义务关系
六经
策命书
法律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周天子
诸侯王
大夫
大司寇
第11题:
第12题:
大射
燕射
宾射
乡射
第13题:
经礼主要是在()中形成的。
第14题: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第15题:
西周时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贵族统治阶层,其由高到低的等级序列是()
第16题:
策命制度源于周,汉正式确立策为文种。()以后至清改称册书。
第17题:
诸侯拜天子时举行的礼射称为()。
第18题:
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是()。
第19题:
依照《周礼•春宫》规定,天子或诸侯实施征伐行动时举行的军礼是()。
第20题:
大师之礼
大封之礼
大均之礼
大役之礼
第21题:
不定期朝觐周天子
周天子出征时,只需提供粮草,无需派兵
诸侯征讨叛乱势力后,向周天子举行“献俘”仪式
诸侯一旦受封,封地及封号不得收回
第22题: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第23题:
诰
命
典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