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第2题: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目的是?()
第3题:
比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更为彻底的主张是()
第4题:
贾谊在《治国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第5题:
长沙屈贾二公祠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其中的“策可为史”是说贾谊《治国策》可以称为“史”。西汉的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第6题:
在周朝时期,在治理天下时采用的是通过王室来分封到各地,建诸侯。
第7题:
“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第8题:
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第9题:
第10题:
“革故鼎新
“大德而小刑”
“存天理,灭人欲”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第11题:
第12题:
诸侯王势力过大
匈奴北边
西域诸国
皇族谋反
第13题:
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张,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14题:
王安石推行新法的二个法宝是“大明法度”、“众建贤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统一说。
第15题: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第16题:
下列主张与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相近的是() ①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②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③今诸侯子弟或十数……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④高帝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第17题: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第18题:
王安石的法律思想是()。
第19题:
汉律的罪名除沿袭秦制外又增设了一些新罪名。"左官"便是其中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之一。具体是指()
第20题:
直接空冷系统的优点是设备少,系统简单,其建投资较大,占地少,空气量调节()。
第21题:
诸侯国官吏与诸侯王结党,知其犯罪而不举奏
朝廷大臣交通诸侯,助其获得非法利益
朝廷官员舍天子而仕诸侯
泄露朝廷机密事宜
第22题:
把诸侯国分成许多小国
推行“分封制”,削弱诸侯
推行“削藩制”
推行“推恩令”
第23题:
分封制
郡县制
推恩令
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