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第2题: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第3题:
中国传统认为,“国以()为本”。
第4题: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董仲舒神化君权 ②黄宗羲强调民本 ③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④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第5题: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第6题: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第7题:
以下思想成就中属于董仲舒的是?()
第8题: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第9题: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第10题:
贵民
尊君
敬民
轻君
第11题: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第12题: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13题:
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第14题: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的意思是()。
第15题: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第16题: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17题:
李世民关于民本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8题: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属于这一学派主张的是()
第19题:
有学者称古代某思想家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属于这位思想家核心主张的是()
第20题:
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第21题:
民
天
君
地
第22题: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第23题: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第24题:
立君为民
民择君
以农为本
民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