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处理好师生关系
B、正确区分欺凌和冲突
C、相信班级里的同学关系都很友善
D、对欺凌零容忍
第1题:
A、首先告诉家长孩子有没有受伤
B、告诉家长事情的起因,以及制止的经过
C、解释学校的规定和班级规则,告诉家长欺凌者可能面临的处罚
D、要求家长当面承诺会保护好孩子
第2题:
A、消除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责任
B、消除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C、消除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是家长的责任
D、消除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是所有人的责任
第3题:
A、讨好欺凌者,防止再次被欺凌
B、忍气吞声,防止激怒欺凌者
C、寻找机会报复欺凌者
D、拨打110寻求警察帮助
第4题:
A、把欺凌行为告诉父母
B、对欺凌行为忍气吞声
C、向老师寻求帮助
D、拨打110寻求警察帮助
第5题:
A、在道德上谴责校园欺凌行为
B、在法律上严厉惩罚校园欺凌行为
C、在家庭中严格管教欺凌者
D、在学校管理中严厉批评教训欺凌者
第6题:
A、这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B、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C、这也是一种校园欺凌
D、这是对欺凌的另类助威
第7题:
A、劝同学要忍让
B、把欺凌行为告诉老师
C、在现场围观叫好
D、不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欺凌行为与我无关
第8题:
A、冲突双方力量是对等的,欺凌双方力量是不对等的
B、没有区别,都是生活中会遇到的正常的事情
C、冲突是强势对弱势,欺凌是强势对强势
D、冲突会对一方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欺凌不会
第9题:
A、把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凑在一块谈
B、分别约谈,先跟欺凌者谈,再跟受欺凌者谈
C、分别约谈,先跟受欺凌者谈,再跟欺凌者谈
D、同时约谈双方家长
第10题:
A.只有发生在校园内的欺凌行为才叫校园欺凌
B.校园欺凌行为就是学生一方对另一方的殴打行为
C.学生之间反复发生的欺负行为叫校园欺凌
D.学生一方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都算校园欺凌
第11题:
网络欺凌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网络欺凌产生的危害后果不包括()。
第12题:
开好相应的主题班会
开展好各种安全法制活动宣传正能量
带领同学孤立“校园小霸王”
聘请公安人员到学校做报告
第13题:
A、因为校园欺凌会影响学习
B、因为校园欺凌是迈向犯罪的开端
C、因为校园欺凌会伤害自己
D、因为校园欺凌会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14题:
A、只有实施校园欺凌才能保护自己
B、要学会勇敢地解决校园欺凌
C、校园欺凌无法被解决
D、校园欺凌行为在学校里是正常的
第15题:
A、当遭到校园欺凌时有力量保护自己
B、可以欺凌同学
C、可以帮助欺凌者去欺凌同学
D、锻炼身体对校园欺凌没有用
第16题:
A、道德责任
B、要对欺凌行为承担帮助犯的刑事责任
C、与欺凌者共同承担民事先偿责任
D、替代欺凌者承担责任
第17题:
A、同学
B、老师
C、好朋友
D、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摆脱校园欺凌
第18题:
A、殴打欺凌者
B、殴打欺凌者的父母
C、经常与孩子沟通谈心,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的烦恼
D、校园欺凌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摩擦,家长不需要介入
第19题:
A、暴力殴打同学
B、举报考试作弊行为
C、举报校园欺凌行为
D、在课堂上抢答老师提问
第20题:
A、坚信自己的班级不会出现欺凌事件
B、把同理心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生活中
C、将学生的座位固定不变
D、给学生灌输学习第一的思想
第21题:
A、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B、举办“欺凌故事交流会”
C、制作“预防欺凌规则墙”
D、定期举办“我喜欢”分享活动
第22题:
第23题:
2018年4月2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各教育部门要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和防治工作负责人,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 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学校五级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学生欺凌防治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预防措施有效、处置程序规范的工作局面,推动形成学生欺凌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 (一)落实工作机构,做到责任到位。 各教育部门要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负责人和联系人,制定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单位官方网站公开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含工作机构名称、办公电话、实施方案)。 (二)落实部门分工,做到齐抓共管。 各教育部门要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推动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落实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治理。 (三)落实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健全。 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明确学校相关岗位教职工特别是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明确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在校规校纪中明确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罚规定。 (四)落实预防措施,做到防患未然。 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反欺凌技能。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五)落实处置程序,做到规范有度。 学校要细化调查处理欺凌事件、判定欺凌事件严重程度和教育惩戒欺凌实施者、安抚保护欺凌受害者的具体流程和办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细化欺凌事件处理申诉和复查程序。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依据管理权限,对本*地本*校学生欺凌事件及处置情况建立专门档案。 (六)落实长效机制,做到专业有效。 各教育部门要按照《治理方案》要求建立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训、考评、问责处理、依法治理等长效机制,在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培训和考评中增加学生欺凌防治内容,细化培训内容、范围、次数等要求,细化纳入考评内容和标准,细化问责处理规定等;要求责任督学将学校开展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情况纳入挂牌督导内容,监督指导学校围绕学生欺凌防治健全工作制度、开展专题教育、加强预防排查。 以上各项内容,涉及省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在2018年5月底前完成,市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县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在7月底前完成,学校的工作要在9月底前完成。当前,为实施教育“奋进之笔”,推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而后,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落地生根,促进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2018年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关于此项政策,你认为如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