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出发,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相关问题
  • 第1题:

    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趋势就是注重数学交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简述生活数学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儿童常常是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了解并获得数学学习的,是通过自已的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的,是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来发展自已的数学认知能力的。儿童认识数学的起点往往不是由符号所组成的逻辑公理,而是他们自已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经验。儿童的数学活动也不是从观察符号开始,用逻辑推理来进行的,而是从观察现象开始,用特征归纳来进行的。

  • 第3题:

    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分析。


    正确答案: 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如乘法运算法则、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而且还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知识”,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如对“数”的作用的认识、分解图形的基本思路、解决某种数学问题的习惯性方法等。这些知识是具有经验性的、不那么严格的,是可错的。
    ②强调了应该掌握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函数思想、集合映射思想、方程思想、化归思想等。
    ③强调在数学中存在的一种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的东西,这就是数学思维方式,如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
    ④强调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

  • 第4题:

    简述世界范围内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特点: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运用、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注重信息处理、注重数学体验、注重数学活动。

  • 第5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


    正确答案: 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历史变革。其中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应用、注重数学交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特点;新中国建立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是十分强调实用性目的,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二是部分强调学科目的,如“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是强调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第6题:

    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正确答案: ①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
    ③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 第7题:

    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时期:百废待兴,全面学习苏联,以及大跃进后的精雕细琢,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86年:十年动乱后的拨乱反正,适应四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阶段:1986年至2000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一纲多本”
    第四阶段:2001年以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9题:

    问答题
    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正确答案: ①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
    ③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

    正确答案: 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历史变革。其中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应用、注重数学交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特点;新中国建立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是十分强调实用性目的,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二是部分强调学科目的,如“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是强调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

    正确答案: 指导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

    正确答案: 1)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
    2)学校、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
    3)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
    4)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
    5)“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6)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
    7)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
    8)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社会的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2)数学自身的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3)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 第14题:

    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是()。

    A、社会的进步

    B、数学的发展

    C、教师的条件

    D、学校的环境

    E、儿童的发展观


    参考答案:ABE

  • 第15题:

    试分析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改革。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
    ①价值的主体性
    ②知识的现实性
    ③学习的探究性
    ④经历的体验性
    ⑤过程的开放性
    ⑥呈现的多样性

  • 第16题:

    对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客观性知识”,而且有“主观知识”。
    ②强调了应该掌握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③强调数学思维方式。
    ④强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 第17题:

    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


    正确答案:指导思想

  •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


    正确答案: 1)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
    2)学校、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
    3)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
    4)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
    5)“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6)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
    7)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
    8)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

  • 第19题:

    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


    正确答案: 社会发展因素: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具有更高数学素养。如:怎样面对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数学。如: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比和比例。最后,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分数、小数到处可见。数学自身发展因素:新的应用数学方法的产生,如计算机;带有新特点的独立的应用数学的形成,如信息论。这些发展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新认识,它不再是绝对真理,它也具有可误性。儿童发展观因素:满足、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数学课程的首要目标。掌握有用数学;研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20题:

    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三大能力格局,即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和空间观念的数学大纲是()。

    • A、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 B、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 C、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D、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时期:百废待兴,全面学习苏联,以及大跃进后的精雕细琢,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86年:十年动乱后的拨乱反正,适应四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阶段:1986年至2000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一纲多本”
    第四阶段:2001年以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世界范围内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特点: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运用、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注重信息处理、注重数学体验、注重数学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对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客观性知识”,而且有“主观知识”。
    ②强调了应该掌握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③强调数学思维方式。
    ④强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