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在叙述一件事时总是加入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无法直入主题,并且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此症状属于
A.病理性赘述
B.持续言语
C.模仿言语
D.刻板言语
E.思维散漫
第1题:
:如果有谁没有读过此份报告,那么或者是他对报告的主题不感兴趣。或者是他对报告的结论持反对态度。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I.一个读过此份报告的人,一定既对报告的主题感兴趣,也对报告的结论持赞成态度。Ⅱ.一个对报告的主题感兴趣,并且对报告的结论持赞成态度的人,一定读过此份报告。Ⅲ.一个对报告的主题不感兴趣,并且对报告的结论持反对态度的人,一定没有读过此份报告。( )
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I和Ⅲ
题干是说:如果非p,那么非q或者非r。I是说,如果p,那么q并且r,显然不正确。Ⅱ是说,如果q并且r,那么p,推理正确。Ⅲ是说,如果非q并且非r,那么非p,显然不正确。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柜员使用的公私印章要按规定范围使用,临柜时随用随盖,不得预签,人在单章在,离柜入箱,营业终了章印入屉加锁保管。
判断对错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某员工思维活跃、想法很多,并且许多点子还是很有启发性的,但他一直都是光说不练。为此,许多人都讥笑他,甚至拿他开涮。对于这样的人,你的看法是()。
第8题:
某消费者看到许多旅游广告,并且他的朋友都出去旅游了,于是他把旅游作为自己的最迫切的消费期望。这表明消费期望()
第9题:
在老师的眼里,3岁半的小武可是一个“小能干”。记得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哭,只有小武一个人在哭声的包围中自得其乐地玩着,老师还为此让他当了好几天的“大班长”呢! 可是,小武又是一个让老师特别费神的孩子,因为他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动手,并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教他也不行,更不用说让别人帮他去做了,为此小武也没少吃亏。 “这孩子这样自以为是,将来会有大苦头吃的!”每每当小武使“倔”时,老师总是这样无奈地说。 试分析小武的这种行为。
第10题:
他不会有任何成就
他没有真才实学
少说多做会更好
他需要伯乐加以训练
第11题:
先谈细节,后谈原则性问题
迂回入题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先谈一般性原则,后谈细节问题
从具体问题入手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病人在叙述一件事时不紧不慢,但加入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
A.赘述症
B.持续言语
C.模仿言语
D.刻板言语
E.思维散漫
第16题:
患者在叙述一件事时不紧不慢,但加大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
A.赘述症
B.幼稚言语
C.模仿言语
D.刻板言语
E.思维散漫
第17题:
第18题:
3岁的豆豆进入某幼儿固小班。入园前豆豆由爷爷奶奶照看,全家人都很宠爱他,吃饭、入睡、游戏完全按照他的决定进行,爷爷奶奶百依音顺。入园近三个月,他仍无法适应幼儿固生活,早晨来园时总是哭哭闹闹,活动时也吵着要回家,不听老师的要求,进餐时心不在焉,每顿需要老师喂饭。 结合所学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案例中幼儿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非一对一的关系:豆豆与成人单独交流的机会会比在家中少。
2、气氛不同:幼儿要按照教师的要求从事各种活动。
3、要求不同:在幼儿园有较强的学习要求,豆豆需要尝试一些自理活动,在家中她有爷爷奶奶代劳。豆豆祖辈过分溺爱孩子,致使她缺乏良好的进餐习惯,可能具有比较任性的性格,因此不听老师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
1、让幼儿尽快适应环境: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喜欢幼儿园。
2、多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以便共同帮助幼儿克服不良的情绪。
3、注重常规管理:帮助幼儿掌握盥洗、饮食、睡眠、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形成规则意识。
4、教师要讲究方法:对幼儿要有耐心。可采用示范、模仿法,也可采用文学作品或游戏活动。
略
第19题:
钣金部件修复后装回原车,要按原来()安装在原位
第20题:
谈判双方洽谈时,往往感到拘谨,此时应采用的入题方式有()。
第21题:
胡老师工作很勤奋,上课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地把重点难点讲完,但是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这令他感到很费解,胡老师最该反思的是()。
第22题:
教学态度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教学组织形式
第23题:
只有I
只有Ⅱ
只有Ⅲ
只有I和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