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样品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血浆样品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A.沉淀蛋白

    B.液一液萃取

    C.固相萃取

    D.炽灼残渣

    E.干燥失重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查的是体内药物分析法。体内样品处理的常用方1.去除蛋白质法:蛋白质沉淀法、蛋白分解2.缀合物水解法:酸水解(HCI)、酶水3.分离纯化与浓集法:液一液萃取、离子对萃法、固相萃取4.化学衍生化法@GC:硅烷化、酰化、烷基化②HPLC:荧胺、丹酰氯、邻苯二醛(柱前衍生化柱后衍生化)③手性衍生化法。

  • 第2题: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前提是体内药物浓度的准确测定,在体内药物浓度测定中,如果抗凝剂、防腐剂可能与被监测的药物发生作用、并对药物浓度的测定产生干扰,则检测样品宜选择

    A.汗液
    B.尿液
    C.全血
    D.血浆
    E.血清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体内药物检测中体内样品的种类。血浆与血清中药物的浓度通常相近。血浆比血清分离快、制取量多,因而血浆较血清更常用。如果抗凝剂与药物可能发生作用,并对药物浓度测定产生干扰,则以血清为检测样本,因为制备血清的过程中未加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EDTA、草酸盐和枸橼酸盐等。故本题答案应选E。

  • 第3题:

    治疗药物监测除需获得血药浓度外,还需要获得的信息是()

    • A、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状态
    • B、同服药物情况
    • C、临床提出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
    • D、样本采集的准确时间
    • E、治疗药物监测前患者的给药方案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下风向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时,可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不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在同一采样点,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项目与理化监测项目采样时,应()。

    • A、先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 B、后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 C、同时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到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填空题
    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min,每个点位至少采集()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

    正确答案: 10~15,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污泥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而定,一般为1-2kg。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治疗药物监测标本的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A

    血药浓度达稳态后的下一次服药前

    B

    任一次用药后的1个半衰期时

    C

    药物分布相

    D

    药物消除相

    E

    可随机取样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间隔用药时治疗药物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A.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B.药物消除相
    C.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D.随机取样
    E.药物分布相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污泥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而定,一般为1-2kg。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治疗药物监测标本的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 A、血药浓度达稳态后的下一次服药前
    • B、任一次用药后的1个半衰期时
    • C、药物分布相
    • D、药物消除相
    • E、可随机取样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年度监测计划规定的样品种类和数量采集监测所需样品在采样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 A、采集样品的代表性
    • B、典型性
    • C、适时性和可操作性
    • D、随机抽样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采集尿液样品后未能及时送检时如何保存()

    • A、尿液样品采集后放置一般不超过2h不作为尿细菌培养样品
    • B、采集尿液样品后未能及时送检需保存于8~10℃
    • C、采集尿液样品后未能及时送检需保存于10~15℃
    • D、采集尿液样品后未能及时送检放置时间不超过5h
    • E、采集尿液样品后未能及时送检放置时间不超过4h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min,每个点位至少采集()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


    正确答案:10~15;3

  • 第19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一般采集柱状样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判断题
    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到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同一采样点,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项目与理化监测项目采样时,应()。
    A

    先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B

    后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C

    同时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
    A

    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B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C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D

    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采集监测样品时,下列做法欠妥的是()
    A

    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年度监测计划规定的样品种类和数量采集监测所需样品,在采样中要充分考虑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遵循随机采样的原则,尽可能使所采集的监测样品能代表本*地区样品总体的特性。

    B

    各省在确定本*地区的监测采样点时,应考虑设立(原始)采样点和替补采样点,替补采样点的位置应紧邻(原始)采样点并且与其尽可能相似;从而确保采样计划内的样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到。

    C

    如果在集贸市场采样时,应随意选择一个或数个商贩进行采样,不能带有任何采样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在随意选择的商贩处未能采到某种样品,采样人员应随意挑选替代商贩。如果替代商贩处仍未有样品,允许再次选择替代商贩或换至另一集贸市场。

    D

    采样时应采集感官检查正常的样品,生鲜样品如水果或蔬菜等应外观完好,不得有显著碰伤、发霉或其他外表损害;加工样品应注意挑选无明显凹痕、裂缝及其他外部损坏的产品。

    E

    采集农产品时应尽可能是当地新上市的产品,采集加工食品时应注意产品是否有有效日期,超过有效日期的样品不能采集。大堆固态产品采样可在整堆产品的不同平面和位置随机抽取若干个分样混合为一份样品;液体、半流体食品如用大容器盛装者,应先尽可能充分混匀后再采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