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血浆样品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A.沉淀蛋白
B.液一液萃取
C.固相萃取
D.炽灼残渣
E.干燥失重
第2题:
第3题:
治疗药物监测除需获得血药浓度外,还需要获得的信息是()
第4题:
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第5题:
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下风向处。
第6题:
采集室外空气空白样品时,可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不同步进行,地点宜选择在室外。
第7题:
在同一采样点,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项目与理化监测项目采样时,应()。
第8题:
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到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血药浓度达稳态后的下一次服药前
任一次用药后的1个半衰期时
药物分布相
药物消除相
可随机取样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污泥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而定,一般为1-2kg。
第15题:
治疗药物监测标本的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第16题: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年度监测计划规定的样品种类和数量采集监测所需样品在采样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第17题:
采集尿液样品后未能及时送检时如何保存()
第18题:
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min,每个点位至少采集()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
第19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一般采集柱状样品。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先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后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同时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第22题:
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第23题:
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年度监测计划规定的样品种类和数量采集监测所需样品,在采样中要充分考虑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遵循随机采样的原则,尽可能使所采集的监测样品能代表本*地区样品总体的特性。
各省在确定本*地区的监测采样点时,应考虑设立(原始)采样点和替补采样点,替补采样点的位置应紧邻(原始)采样点并且与其尽可能相似;从而确保采样计划内的样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到。
如果在集贸市场采样时,应随意选择一个或数个商贩进行采样,不能带有任何采样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在随意选择的商贩处未能采到某种样品,采样人员应随意挑选替代商贩。如果替代商贩处仍未有样品,允许再次选择替代商贩或换至另一集贸市场。
采样时应采集感官检查正常的样品,生鲜样品如水果或蔬菜等应外观完好,不得有显著碰伤、发霉或其他外表损害;加工样品应注意挑选无明显凹痕、裂缝及其他外部损坏的产品。
采集农产品时应尽可能是当地新上市的产品,采集加工食品时应注意产品是否有有效日期,超过有效日期的样品不能采集。大堆固态产品采样可在整堆产品的不同平面和位置随机抽取若干个分样混合为一份样品;液体、半流体食品如用大容器盛装者,应先尽可能充分混匀后再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