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A: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B: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题目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

A: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B: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相似考题
更多“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因素中,属于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中等级划分依据是( ) 。

    A.精水排放量
    B.地下水水位
    C.地下水埋藏条件
    D.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2016年)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A.7个
    B.5个
    C.3个
    D.2个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A:数值法
    B:解析法
    C:水量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预测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法、均衡法、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等方法。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三级评价可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法。

  • 第4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答案:D
    解析: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三方面。

  • 第5题: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调查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不低于( ) 。

    A.1:10000
    B.1:50000
    C.1: 100000
    D.1 :200000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A:确定评价重点
    B:现场勘探
    C:室内资料分析
    D:地下水监测

    答案: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预测评价阶段及报告编写阶段。其中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中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进行现状评价工作,同时进行工程分析。

  • 第7题:

    某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A:1:10000
    B:1:25000
    C:1:50000
    D:1:100000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要求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0

  • 第8题: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 。

    A.7 个
    B.5 个
    C.3 个
    D.2 个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地下水二级评价,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

    • A、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 B、≤20
    • C、同一地下水块段
    • D、≥50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地下水一级评价,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

    • A、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 B、≤20
    • C、30
    • D、≥50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    )等指标确定。
    A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B

    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C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D

    污水排放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焦化项目位于地下热水资源较丰富的滨海区,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2017年)某焦化项目位于地下热水资源较丰富的滨海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

    A:包气带防污性能
    B: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C: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D: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答案:A,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1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II类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位于矿泉水资源保护区,判定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为()。

    A.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
    B.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C.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污染特征
    D.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答案:B,D
    解析: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内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
    B.在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的评价区,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期的监测资料,评价期内可不进行地下水水位、水质现状监测
    C.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3年内至少一期的水位监测资料,评价期内可不再进行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
    D.在评价期内应至少开展一期地下水环境中特征因子的质量现状监测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中,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期的监测资料,评价期内可不再进行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对于基本水质因子的水质监测频率,特征因子在评价期内应至少开展一期现状监测;在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的评价区或监测井较难布置的基岩山区,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期的监测资料,评价期内可不进行地下水水位、水质现状监测。

  • 第19题:

    某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量不得少于()。

    A、1 个
    B、3 个
    C、5 个
    D、7 个

    答案:B
    解析:
    2) 一级评价项目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3-5个。原则上建设项日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 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 点不得少于3个。

  • 第2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线性工程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
    B.穿越应用水水源保护区时,调查评价范围应至少包含水源保护区
    C.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重要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D.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答案:D
    解析: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确定。

    • A、评价工作等级
    • B、工程特征
    • C、环境特征
    • D、现状调查和评价数据
    • E、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

    正确答案:A,B,C,E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个。
    A

    2

    B

    3

    C

    5

    D

    7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