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应是()A.中试试验数据 B.文献资料数据 C.建成后实际检测数据 D.类比其他项目数据

题目
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应是()

A.中试试验数据
B.文献资料数据
C.建成后实际检测数据
D.类比其他项目数据

相似考题
更多“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应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城市污水回用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系统以回用的目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一般由( )组成。

    A.前处理技术

    B.中心处理技术

    C.中部处理技术

    D.后处理技术


    正确答案:ABD

  • 第2题:

    某沿海园区采用燃气热电厂集中供热,对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反渗透产生的浓水进行处理,合理的处理措施有( )。

    A.直接排海
    B.预处理后部分回用
    C.直接作为绿化用水
    D.送园区污水处理厂

    答案:B,D
    解析: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先进和有效的膜分离技术,但反渗透单元产水率只有75%左右,有25%左右的反渗透浓水需排放。排放的反渗透浓水具有以下特点:① CODCr质量浓度高,一般在120mg/L 以上;②可生化性差,主要是一些如高级脂肪烃、多环芳烃、多环芳香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③色度高,污染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硝基、硫化羟基等双键发色团;④含盐量高。根据以上特点,不能够直接排海和直接最为绿化用水,排除AC,可以预处理后部分回用和送园区污水处理厂。选BD。注意:描述选项的语气,“直接”太绝对。

  • 第3题:

    下列关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

    A.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B.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C.采用换土法处理时,需要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D.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3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7条。

  • 第4题:

    下列关于雨水回用系统处理工艺设计的叙述中,哪几项正确?( )

    A.雨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进行处理
    B.回用雨水的消毒要求同中水处理
    C.设有雨水清水池时,雨水过滤及深度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按回用雨水的设计秒流量计算
    D.同时设有雨水回用和中水回用系统时,水质处理系统宜分设,清水池和供水系统可合用

    答案:A,D
    解析:
    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8.1.6条,雨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进行处理。故A正确。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8.1.5条,回用雨水宜消毒。同时,参考《建筑中水设计规范》6.2.18条,中水处理必须设有消毒设施。故B错误。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8.2.1条可知,选项C中,并不是按秒流量计算,错误。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4.3.11条,建筑或小区中同时设有雨水回用和中水的合用系统时,原水不宜混合,出水可在清水池混合。故D正确。

  • 第5题:

    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中,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打开。

    • A、碱水
    • B、浓盐酸
    • C、稀盐酸
    • D、盐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非磨口试剂瓶用于盛装碱性试剂和浓盐试剂。磨口试剂瓶不能贮存碱性试剂和易结晶的浓盐试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防止地基液化的措施有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等,下列()措施为减轻影响的基础及上部结构处理措施。()

    • A、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 B、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 C、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
    • D、采用振冲法处理地基,使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小于4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要点包括()。

    • A、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 B、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 C、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 D、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单选题
    对拟采用桩基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采用地基处理措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拟采用桩基

    B

    高耸建筑物为限制其整体倾斜,拟采用桩基

    C

    对沉降量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和设备基础,拟采用桩基

    D

    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上拔力的建筑或基础,拟采用桩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不定项题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要点包括(  )。
    A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B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C

    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D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非磨口试剂瓶用于盛装碱性试剂和浓盐试剂。磨口试剂瓶不能贮存碱性试剂和易结晶的浓盐试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应是()。
    A

    中试试验数据

    B

    文献资料数据

    C

    建成后实际检测数据

    D

    类比其他项目数据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某企业拟开发一套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其系统架构包括①集成与管理层、②数据可视化层、③数据分析处理层、④数据访问接入层,可图示()



    答案:D
    解析:
    首先数据可视化层最接近用户层,位于最上层;数据访问接入层位于最底层,其次再是数据分析处理层。

  • 第14题:

    某建设项目按环评文件的要求,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回用设施,生产废水经上述设施处理后部分回用,其余排入附近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向水体排放污染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污染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应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验收
    B.污染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应经过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的验收
    C.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应经过环境保护和城市主管部门的验收
    D.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应经过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详见教材P99。

  • 第15题:

    为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采取下列哪些选项的措施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

    A. 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的土层中的长度不应小于0.5m
    B. 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人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C. 采用加密法或换填法处理时,处理宽度应超出基础边缘以外1.0m
    D. 采用强夯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答案:B,D
    解析:
    A项错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7条第1款规定,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
    B项正确,第2款规定,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C项错误,第5款规定,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D项正确,第3款规定,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 第16题:

    高盐水减量化处理装置主要处理园区污水回用反渗透装置处理后的浓盐水,处理达标的水一部分作为各运行部(),一部分作为()进一级脱盐水(),减量化单元浓缩后的高浓盐水,送至后续()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循环水补水进回用水池;一级脱盐水站补水;超滤产水箱;蒸发结晶单元

  • 第17题: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规定,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施的实施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 A、安全技术控制措施符合安全技术分析的要求
    • B、安全技术控制措施按施工工艺、工序实施,提高其有效性
    • C、安全技术控制措施实施程序的更改应处于控制之中
    • D、安全技术控制措施的过程控制应以数据分析、信息分析以及过程监测反馈为基础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下述消除地基液化的措施中哪些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 A、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地层中足够长度的桩基础
    • B、采用振冲挤密法处理,经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为3
    • C、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0.5m以下的深基础
    • D、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对拟采用桩基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采用地基处理措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拟采用桩基
    • B、高耸建筑物为限制其整体倾斜,拟采用桩基
    • C、对沉降量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和设备基础,拟采用桩基
    • D、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上拔力的建筑或基础,拟采用桩基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中,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打开。
    A

    碱水

    B

    浓盐酸

    C

    稀盐酸

    D

    盐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防止地基液化的措施有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等,下列()措施为减轻影响的基础及上部结构处理措施。()
    A

    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B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C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

    D

    采用振冲法处理地基,使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小于4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不定项题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

    B

    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C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D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开放性腹部损伤,少量肠管脱出腹腔外,现场急救措施是( )
    A

    用无菌干敷料覆盖

    B

    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回纳腹腔

    C

    立即将脱出的肠管回纳腹腔

    D

    用无菌生理盐水敷料,外洁净器皿覆盖

    E

    不做任何局部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