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步骤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的是()。
第9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关于其公式表示正确的是()。
第10题:
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分析,可知此项目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情况
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工程与水环境两者的特点,即可从将要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中筛选水质参数
筛选的数目尽可能多
筛选的数目既要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使所选水质参数的影响预测能力基本反映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第11题:
确定预测范围
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确定计算点
选择预测模式
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
第12题:
分析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取决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环境质量参数包括常规参数、特征参数及自定义参数三类
对评价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重点是对能代表评价项目的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
各评价项目应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类别和数目,与评价工作等级、工程和环境的特性及当地的环保要求有关
常规参数反映评价项目与建设项目有联系的环境质量状况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第21题: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检测值-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 (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第22题: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一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一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第23题: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源+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新增污染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物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