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第6题:
原位双剪法在()等处不应布设测点。
第7题:
在什么情况下,评价范围内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第8题:
关于监测布点原则应做到()。
第9题:
居住建筑室内平均温度检测时,若受检房间使用面积大于或等于30 m2时,应设置()个测点。测点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地面或楼面()mm范围内有代表性的位置。
第10题: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三级评价项目应该设置2~3个监测点
第11题:
均匀布设兼顾代表性
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
以环境敏感目标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
以上下风向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
第12题:
没有明显的声源,且声级较低时
有明显的声源,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时
有明显的声源,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影响明显时
没有明显的声源,且声级较高时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原位双剪法测点部位可布设在门、窗、洞口侧边120mm范围内。
第17题:
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
第18题:
照相机自动曝光采用30区评价测光模式,这表示()。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是()。
第20题:
对于区域环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正确的是()。
第21题:
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仅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
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第22题:
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但声级较高,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对于流动声源,为满足预测需要,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二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对于固定声源,为满足预测需要,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