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毫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第一只蚂蚁仍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这个故事不能体现的道理是( )。A.很多事情是不能蛮干的,要有正确的方法B.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C.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有些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题目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毫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第一只蚂蚁仍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这个故事不能体现的道理是( )。

A.很多事情是不能蛮干的,要有正确的方法

B.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C.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有些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相似考题
更多“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 ”相关问题
  • 第1题:

    蚂蚁效应是指一只妈蚁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上百万只蚂蚁团结起来,组成一个蚂蚁军团,则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将豺狼虎豹啃噬得只剩下一堆骨头。懒蚂蚁效应指一些妈蚁东张西望,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侦查和研究上,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但不像大多数妈蚁那样忙碌地寻找、搬运食物。在缺少懒妈蚁的情况下,蚁群会失去寻找食物的能力,而当懒蚂蚁挺身而出时,就能迅速带领蚁群找到食物。根据上述说法,下列哪项体现了懒蚂蚁效应?( )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领养受灾儿童,以不同的形式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B.红蚂蚁很懒,不愿意寻找食物,衣食住行都要靠黑蚂蚁替它们完成,而且常抢黑蚂蚁的蛹,运回自己的窝里
    C.有两个人要去寻找大海,一个人有一根鱼竿,另一个人有一个鱼篓。他们没有各奔东西,而是一起商量怎么去
    D.王某是营销部门的主管,很多事情他都只是向下属交代一声,告诉他们怎么做,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干

    答案:D
    解析:
    A、C项体现了团结,没有涉及“懒蚂蚁”。B项,懒蚂蚁效应是一个族群中的少部分个体呈现出来的状态,而红蚂蚁的行为显然是整个族群的共性,排除。D项,王某作为主管,很多事情他都只是向下属交代一声,告诉他们怎么做,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干,不像别人一样忙忙碌碌,正是懒蚂蚁的形象。故本题答案为D。

  • 第2题:

    一只青蛙8点从深为12米的井底向上爬,它每向上爬3米,因为井壁打滑,就会下滑1米。下滑1米的时间是向上爬3米所用时间的三分之一。8点17分时,青蛙第二次爬至离井口3米处,则青蛙从井底爬到井口需要:

    A.18分钟
    B.20分钟
    C.22分钟
    D.19分钟

    答案:C
    解析:
    离井口3米处即青蛙爬了9米,1次上爬和下滑总计爬2米,设下滑时间为X,一次上爬用时3X,则一个周期时长为4X。爬6米需要3个周期,所以第一次到达9米处用时为3×4X﹢3X=15X。经历下滑1米后再爬回1米。用时为如。所以8点17分时第二次到达9米处,用时17X,即X=1分钟。考虑从井底爬到井口,由于当上爬时离井121不超过3米时可直接爬出,则5个周期(20分钟)爬10米,最后2米爬2分钟到井15,总计22分钟。

  • 第3题:

    有一口深度为h米的水井,井底有一只青蛙,它每天白天能够沿井壁向上爬m米,夜里则顺井壁向下滑n米,若青蛙从某个早晨开始向外爬,试编写一个模块:对于任意指定的h,m,n值(均为自然数),计算青蛙多少天能够爬出井口.


    正确

  • 第4题:

    一人爬有20个阶梯的楼梯,假定每次向上爬5个阶梯,又下走3个阶梯,问该人需几次能跑到楼梯顶部?

    A.7
    B.8
    C.9
    D.10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13、下列关于蚁群算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蚁群算法中每只人工蚂蚁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释放信息素

    B.蚁群算法受到蚂蚁觅食过程中寻找蚁穴-食物最短路径的启发

    C.单个蚂蚁的寻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群体蚂蚁能够依靠单个蚂蚁释放的信息素来选择信息素浓度最高的道路

    D.蚁群算法适合解决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问题


    蚁群算法是一种自组织的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本质上并行的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正反馈的算法;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