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A.514.5元B.524.3元C.514.3元D.524.5元

题目

2004年,北京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

A.514.5元

B.524.3元

C.514.3元

D.524.5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2004年,北京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 A.514.5元B.524.3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

    A.1.4
    B.1.7
    C.2.1
    D.2.3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2016?年上半年…约为多少万元” , 结合材料所给时间为?2017?年, 判定此题为基期计算问题。 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17 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 元, 增长 8.1%” , 代入基期计算公式,

  • 第2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6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约为:

    A.53.6%
    B.57.6%
    C.60.6%
    D.63.6%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比重计算。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第三步,代入基期比重公式,复杂计算,可将部分数据截位处理,利用“算一半”法,得2016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略大于57%,结合选项,只有B满足。因此,选择B选项。

  • 第3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Y=1293+0.6X,R2为0.99,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293元
    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差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293元

    答案:A,D,E
    解析:
    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一般用Y 表示;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一般用X 表示。方程Y=1293+0.6X,可得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选项A正确) 决定系数,也称为R2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决定系数的取俏在0 - 1 之间,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选项C错误)
    R2 为0.99,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选项D正确)
    将X=15000.0元代入回归方程,得:Y=1293+0.6X=1293+12000=13293元。(选项E正确)

  • 第4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

    A.1.4
    B.1.7
    C.2.1
    D.2.3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第三步,根据



    结合选项,首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得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首两位商接近17。因此,选择B选项。

  • 第5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Y=1293+0.6X,R2为0.99,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293元
    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差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293元

    答案:A,D,E
    解析:
    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一般用Y 表示;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一般用X 表示。方程Y=1293+0.6X,可得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选项A正确)决定系数,也称为R2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决定系数的取俏在0 - 1 之间,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选项C错误)
    R2 为0.99,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选项D正确)
    将X=15000.0元代入回归方程,得:Y=1293+0.6X=1293+12000=13293元。(选项E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