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在林浩、张亮两位候选人中民主选举正厂长。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者36%打算选林浩,42%打算选张亮。而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浩的得票率是52%,他的对手的得票率仅46%。这说明,选举前的民意测验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选举前20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林浩的得票率是32%,张亮的得票率是40%B.在进行民意测验的时候,许多选举者还没拿定主意选谁C.在选举的前七天,林浩为厂里要回了30万元借款,张亮为厂里争得40万元贷款D.林浩在竞选中

题目

某企业在林浩、张亮两位候选人中民主选举正厂长。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者36%打算选林浩,42%打算选张亮。而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浩的得票率是52%,他的对手的得票率仅46%。这说明,选举前的民意测验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

A.选举前20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林浩的得票率是32%,张亮的得票率是40%

B.在进行民意测验的时候,许多选举者还没拿定主意选谁

C.在选举的前七天,林浩为厂里要回了30万元借款,张亮为厂里争得40万元贷款

D.林浩在竞选中的演说能力比张亮强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削弱题,要找到一个选项,放入题干的推理中后,使段落推理不成立或者使结论的可靠性降低,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由选项A,选举前20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林浩的得票率是32%,张亮的得票率是40%,而题干又告诉我们,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者36%打算选林浩,42%打算选张亮。这显示了一个趋势,越接近正式选举,打算选林浩的选民的增长速度超过打算选张亮的选民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浩的得票率大于张亮的得票率就不奇怪了。所以,选项A能削弱“选举前的民意测验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个结论。
更多“某企业在林浩、张亮两位候选人中民主选举正厂长。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区要从10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现规定每位选举人必须从这10中任选两位投票,问至少要有多少位选举人参加投票,才能保证有不少于10位选举人投了相同两位候选人的票( )

    A.382位

    B.406位

    C.451位

    D.516位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兴乐镇拥有常住人口5876人,其中选民4145人。在选举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中,有2273人参加投票。宫某作为代表候选人得票最多,共获得选票1096张。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官某能否当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宫某在候选人中得票最多,因此可以当选
    B.只有宫某得票数量达到1137票以上才能当选
    C.宫某获得2073票以上才能当选
    D.因为选举无效,所以官某不能当选

    答案: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4条第1款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本案例中,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为2273人,宫某获得1137票以上才能当选,故B项正确,A、C项错误。参加此次选举的人数超过了全体选民人数的1/2,因此选举有效,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应选B。

  • 第3题:

    某公司在股东大会中选举董事长,在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张某获得56%的支持,王某获得44%的支持,但选举结果显示张某得票率仅占37%,王某得票率为63%。这说明,民意调查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在进行民意调查时,很多人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
    B.在选举前,王某为公司争取到了一个新的订单
    C.在选举大会上王某对公司的规划更加清晰
    D.民意调查的样本选择主要集中于张某下属部门

    答案:A
    解析:
    题干的论证关系是:张某在民意调查中支持率高但是实际选举的得票率低,得出结论民意调查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A项解释了最终选举得票率与之前民意调查结果不同的原因,直接反驳了题干论证;B、C两项只是可能导致王某得票率上升,削弱力度有限;D项直接说明民意调查是不科学的,加强了题干论断。故本题选A。

  • 第4题:

    :某企业在林浩、张亮两位候选人中民主选举正厂长。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者36%打算选林浩,42%打算选张亮。而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浩的得票率是52%,他的对手的得票率仅46%。这说明,选举前的民意测验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

    A.选举前20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林浩的得票率是32%,张亮的得票率是40%

    B.在进行民意测验的时候,许多选举者还没拿定主意选谁

    C.在选举的前七天,林浩为厂里要回了30万元借款,张亮为厂里争得40万元贷款

    D.林浩在竞选中的演说能力比张亮强


    正确答案:A
     削弱题,要找到一个选项,放入题干的推理中后,使段落推理不成立或者使结论的可靠性降低,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由选项A,选举前20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林浩的得票率是32%,张亮的得票率是40%,而题干又告诉我们,在选举的前十天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受调查者36%打算选林浩,42%打算选张亮。这显示了一个趋势,越接近正式选举,打算选林浩的选民的增长速度超过打算选张亮的选民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最后的正式选举中,林浩的得票率大于张亮的得票率就不奇怪了。所以,选项A能削弱“选举前的民意测验在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个结论。

  • 第5题:

    兴乐镇拥有常住人口 5876人,其中选民4145人。在选举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中,有 2273人参加投票。宫某作为代表候选人得票最多,共获得选票1096张。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宫某能否当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宫某在候选人中得票最多,因此可以当选
    B.只有宫某得票数量达到1137票以上才能当选
    C.宫某获得2073票以上才能当选
    D.因为选举无效,所以宫某不能当选


    答案:B
    解析:
    B [解析]《选举法》第43条第1款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 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本案例中,参加 投票的选民人数为2273人,宫某获得1137票以上才能当选,B项正确,A、C项错误。参加此次选举的人数 超过了全体选民人数的1/2,因此选举有效,故D项说法也不正确。本题答案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