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南宋叶适认为“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强调“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并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以“功利之学”反对理学空谈
B.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
C.主张国家扶植商品经济的发展
D.用道家思想管理国家经济
第2题:
将为富人、富商辩护的思想上升到另一层面,强调“保富”的南宋思想家是()。
A.刘晏
B.李觏
C.叶适
D.马瑞临
第3题:
4、“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第4题:
简述陈亮、叶适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强调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道德和事功能力兼备的人;二,在学风上突出表现为实学、实用的特点;三,在人性论方面,强调人性的平等性,从而排除了道德的先验性;四,教育内容范围很广,包括儒家的传统教材《六经》,各代历史,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尤其突出的是提高了史学在教育内容中的地位。
第5题:
简述功利主义者叶适的经济观点。
南宋一些学者重视现实经济问题,称为“功利之学”。以叶适最出名。
其主要经济思想有:
第一、批判早期儒家经济观点。唐后期开始有不少思想家反对儒家讳言财利的观点,南宋以叶适最有名。他强调物质财富的作用。提出不能理财就不能成为圣君贤臣,反对《大学》“君子先慎乎德”的观点,提出如不能做事,“虽饥且死,不敢食矣。”
第二、反对抵制兼并北宋以来“富民”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既有地主,也有富工,豪贾。他认为富人“虽厚取嬴以自封殖,计其勤劳亦略相当。”
第三、批判古老的井田制。他认为土地问题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农民与土地的分布不平衡;二是官府掌握大量官地,出售价格高无人愿意购买,出租因税重又无人愿意租重,造成官地荒芜。而井田制根本不可能解决土地问题。其优越性反而不如现在的土地制度。
第四、批判“轻末”思想。叶适首先以史实证明,春秋以前没有抑末的思想。因此抑末非正论也。他甚至主张工商业者应该得到参政的机会。他反对国家对商业活动的干涉。
第五、否定什一税为“中正”之制否定古代什一税是“中正”之制,他认为古代税率比后世税率为重。他主张后世应采取低于“什一”的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