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比兼用比喻
B对偶套用夸张
C排比兼用层递
D比拟连用双关
第1题:
“张大伯家的南瓜有地球那么大”。这句话中用了夸张辞格。
第2题:
“白猫、黑猫,只要提住老鼠就是好猫。”试分析邓小平的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格,这种修辞格的修辞作用是什么?本句使用该修辞格有什么好处?
第3题:
“树高一万丈,根深九千尺”这句话用了()辞格。
第4题:
“假的总是假的,谬误终究还是谬误。”这句话用了()辞格。
第5题: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涉及到的是辞格连用,连用了暗喻和拟人辞格。()
第6题:
“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这句话用的辞格是()。
第7题:
排比
比喻
顶真
警策
第8题:
第9题:
排比
警策
比喻
顶真
第10题:
这句话使用了排比修辞格
这句话使用了递进修辞格
这句话使用了对比修辞格
这句话使用了反复修辞格
第11题:
对比、比喻
对偶、夸张
排比、层递
比拟、双关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这句话用了()辞格。
第14题: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人变成人。”这句话使用了()、()辞格,辞格的综合运用方式是()。
第15题:
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第16题:
看到这绿油油的麦苗,仿佛闻到了馒头的香味。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格?
第17题:
这人的相貌不好看,脸象灯笼葫芦瓢子,说一句话眨十来次眼皮。这句话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第18题:
第19题:
比喻
双关
比拟
借代
第20题:
对比兼用比喻
对偶套用夸张
排比兼用层递
比拟连用双关
第21题: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