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下水的循环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地下水循环


    正确答案:地下水自身获得补给、产生径流而后排泄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 第2题:

    高矿化度地下水一般适宜作为循环水补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地下水循环包括哪几个环节?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和排泄的主要方式分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补给、径流、排泄 补给来源:
    (1) 大气降水的补给
    (2) 地表水的补给
    (3) 凝结水的补给
    (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5) 人工补给。
    2、排泄方式:
    (1)泉水排泄
    (2)向地表水排泄(泄流)
    (3)蒸发排泄(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
    (4)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 第4题:

    地下水源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

    • A、地下水埋藏
    • B、地下水分布
    • C、地下水来源
    • D、地下水运动
    • E、地下水产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观测主要包括(  )。
    A

    地下水静态观测、地下水动态观测

    B

    地下水简易观测、地下水动态观测

    C

    地下水基础观测、地下水综合观测

    D

    地下水综合观测、地下水静态观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的规定,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观测主要包括地下水简易观测和地下水动态观测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地下水循环。

    正确答案: (1)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空隙中水的存在形成,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的存在。
    (2)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把地下水分为三大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3)地下水循环:含水层或含水系统通过补给,从外界获得水量,径流过程中水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出,然后向外界排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是指浅层地下水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
    A

    包气带水

    B

    地下水

    C

    潜水层

    D

    地下水资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从水文循环的观点出发,地下水资源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 补给量,储存量,排泄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地下水的循环是指地下水的()、()和()的全过程。

    正确答案: 补给,径流,排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

    溶滤淡化

    B

    水质不变

    C

    溶滤咸化

    D

    A或B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B

    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

    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循环

    D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面径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指浅层地下水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

    • A、包气带水
    • B、地下水
    • C、潜水层
    • D、地下水资源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地下水循环较通畅的部位,常常可形成低矿化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范畴不应仅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从()观点出发,研究包括天然水的整个循环体系。


    正确答案:三水转化

  • 第16题: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地下水循环。


    正确答案:(1)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空隙中水的存在形成,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的存在。
    (2)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把地下水分为三大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3)地下水循环:含水层或含水系统通过补给,从外界获得水量,径流过程中水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出,然后向外界排出。

  • 第17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观测主要包括()。

    • A、地下水静态观测
    • B、地下水动态观测
    • C、地下水基础观测
    • D、地下水综合观测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地下水循环包括哪几个环节?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和排泄的主要方式分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补给、径流、排泄
    补给来源:
    (1)  大气降水的补给
    (2)  地表水的补给
    (3)  凝结水的补给
    (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5)  人工补给。
    2、排泄方式:
    (1)泉水排泄
    (2)向地表水排泄(泄流)
    (3)蒸发排泄(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
    (4)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地下水的循环包括:
    A

    补给、径流、排泄

    B

    入渗、补给、排泄

    C

    入渗、补给、排泄

    D

    补给、入渗、排泄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地下水循环

    正确答案: 地下水自身获得补给、产生径流而后排泄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范畴不应仅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从()观点出发,研究包括天然水的整个循环体系。

    正确答案: 三水转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
    A

    地下水埋藏

    B

    地下水分布

    C

    地下水来源

    D

    地下水运动

    E

    地下水产量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下水情况的描述中应包括(  )。
    A

    地下水体积

    B

    地下水类型

    C

    地下水形成条件

    D

    地下水水位特征

    E

    地下水的可采性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