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下水情况的描述中应包括()。A.地下水体积 B.地下水类型 C.地下水形成条件 D.地下水水位特征 E.地下水的可采性

题目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下水情况的描述中应包括()。

A.地下水体积
B.地下水类型
C.地下水形成条件
D.地下水水位特征
E.地下水的可采性

相似考题
更多“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下水情况的描述中应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中应包含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 )。

    A.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
    B.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费用的增加
    C.对不利地质构造防治措施的建议
    D.地质构造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E.场地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的分析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14-P25
    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第2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震的描述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

    A.变化方向
    B.液化趋势
    C.活动情况
    D.变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
    A.变化方向 B.液化趋势
    C.活动情况 D.变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A:勘察报告编制深度
    B: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
    C: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
    D:勘察人员资格和业绩情况
    E:勘察工作概况

    答案:A,B,C,E
    解析:
    教材控制P174。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勘察成果评估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勘察工作概况;勘察报告编制深度,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评估结论

  • 第5题:

    (2018年)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A.勘察报告编制深度
    B.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
    C.与勘查标准的符合情况
    D.勘察人员资格和业绩情况
    E.勘查工作概况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勘察成果评估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勘察工作概况;勘察报告编制深度、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评估结论。

  • 第6题:

    关于工程勘察成果审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土工程勘察应正确反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B.详勘阶段的勘察成果应满足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
    C.勘察评估报告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制,并邀请相关专家参加
    D.受托单位提交的勘察成果应有完成人、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 182
    本题考核的是工程勘察成果审查的工作内容,详勘阶段报告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故选项B错误。

    勘察评估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参加,故选项C错误。

    各种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其成果应有试验人、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测试、试验项目委托其他单位完成时,受托单位提交的成果还应有该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签章,故选项D错误。

  • 第7题:

    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

    • A、变化方向
    • B、液化趋势
    • C、活动情况
    • D、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在基坑工程的勘察中,不正确的是()。

    • A、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
    • B、勘察的平面范围包括全部开挖边界内的范围
    • C、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尚应适当扩大
    • D、复杂场地进行地下水治理时,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在基坑工程的勘察中,不正确的是(  )。
    A

    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

    B

    勘察的平面范围包括全部开挖边界内的范围

    C

    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应适当扩大

    D

    复杂场地进行地下水治理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8.3条规定,基坑工程勘察的范围和深度应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在此深度内遇到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和岩层,可根据岩土类别和支护设计要求减少深度。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尚应适当扩大。在开挖边界外,勘察手段以调查研究、搜集已有资料为主,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根据第4.8.5条规定,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 第10题:

    单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中应包括: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  )影响的分析。
    A

    建筑物稳定性

    B

    地基强度

    C

    岸坡稳定性

    D

    上部结构稳定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震的描述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  )。
    A

    变化方向

    B

    液化趋势

    C

    活动情况

    D

    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层的描述中应包括岩土层的(  )。
    A

    产状

    B

    成因类型

    C

    性质

    D

    地质时代

    E

    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中应包括: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 )影响的分析。

    A.建筑物稳定性
    B.地基强度
    C.岸坡稳定性
    D.上部结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中应包括:不良地质现象的性质、分布与发育程度、形成原因及( )。

    A.防治措施与建议
    B.设计方案
    C.施工方案
    D.科研方案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层的描述中应包括岩土层的()。

    A.产状
    B.成因类型
    C.性质
    D.地质时代
    E.分布特征

    答案:A,B,C,D
    解析:

  • 第16题: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A.勘察报告编制深度
    B.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
    C.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
    D.勘察人员资格和业绩情况
    E.勘察工作概况

    答案:A,B,C,E
    解析:
    勘察成果评估报告应包括:勘察工作概况;勘察报告编制深度,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评估结论。

  • 第17题:

    关于工程勘察成果审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土工程勘察正确反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B.详勘阶段的勘察成果应满足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
    C.勘察报告应有完成单位的公章和法人代表签字
    D.勘察评估报告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制

    答案:A
    解析:
    详勘阶段的勘察成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要求。勘察报告应有完成单位的公章(法人公章或资料专业章),应有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代理人)和项目主要负责人签章。勘察评估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

  • 第18题:

    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是指( )。

    A.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地下水调查
    B.建设场地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
    C.建设场地的踏勘、钻探及提交勘察报告
    D.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 第19题:

    工程勘察报告《地下水》中应包括()。地下水活动对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和基础施工的影响。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 A、地下水形成条件
    • B、地下水类型
    • C、地下水的开采与利用
    • D、地下水位特征
    • E、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垂直和水平方向)

    正确答案:A,B,D,E

  • 第20题:

    多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描述和评价中,不良地质作用主要包括(  )。
    A

    岩溶

    B

    地震

    C

    滑坡

    D

    地下水高度

    E

    泥石流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下水情况的描述中应包括(  )。
    A

    地下水体积

    B

    地下水类型

    C

    地下水形成条件

    D

    地下水水位特征

    E

    地下水的可采性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中应包含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  )。
    A

    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

    B

    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费用的增加

    C

    对不利地质构造防治措施的建议

    D

    地质构造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E

    场地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的分析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在基坑工程的勘察中,不正确的是()。
    A

    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

    B

    勘察的平面范围包括全部开挖边界内的范围

    C

    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尚应适当扩大

    D

    复杂场地进行地下水治理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基坑工程勘察的范围和深度应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在此深度内遇到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和岩层,可根据岩土类别和支护设计要求减少深度。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尚应适当扩大。在开挖边界外,勘察手段以调查研究、搜集已有资料为主,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