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气层能阻止地面上绝大部分的热辐射透过,这称之为大气层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气层能够阻止地面绝大部分热辐射进入外空间,由此产生温室效应,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多原子气体
    B. 大气中的氮气
    C. 大气中的氧气
    D. 大气中的灰尘

    答案:A
    解析:
    大气层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温大气层的温度升高,地球就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氯氟烃、甲烷等,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 第2题:

    在地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广大空间我们称之为()

    • A、天空
    • B、太空
    • C、宇宙空间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寒潮来临时,北方农民常用熏烟的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的前进
    • B、熏烟能加热大气层,大气升温
    • 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D、烟雾能反射地面辐射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航空在大气层以外,航天在大气层以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 B、色球
    • C、日冕
    • D、大气层之外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大气层如何分层,各有什么特点?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哪层?


    正确答案: 以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为主要依据,可将大气层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温度随高度而降低,空气对流明显,集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约3/4和几乎全部的水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低纬度地区平均16-18km,中纬度地区平均10-12km,高纬度地区平均8-9km。
    (2)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顶部到50-55km,随着高度增加,起初气温不变或者略有升高;到20-30km以上,气温升高很快,可到270k-290k;平流层内气流比较稳定,能见度好。
    (3)中间层,50-55km伸展到80-85km,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垂方向的运动,顶部气温可低至160k-190k。
    (4)热层,从中间层延伸到800km高空,空气密度级小,声波已难以传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5)散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飞机主要在对流层上部和同温层下部活动。

  • 第8题:

    陨石是从宇宙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落到地面上的天然()物质。

    • A、液体
    • B、固体
    • C、气体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判断题
    大气层中能阻挡紫外线的气体是臭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公约》对防止来自大气层和通过大气层的污染的有关管理规定。

    正确答案: 1)上空、船舶、飞机的法律法规;国际通用的规则、标准、建议的办法及程序,以及航空的安全。
    2)其他可能的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这种污染。
    3)1980年《苏联保护大气法》。
    4)1979年中国的《环境保护法》23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氧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各种新型建筑玻璃中,()能透过太阳能和可见光,能阻止紫外线通过,热辐射率低。

    • A、低(无)反射玻璃
    • B、热反射玻璃
    • C、低辐射玻璃
    • D、防电磁波干扰玻璃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大气层中能阻挡紫外线的气体是臭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火箭与导弹可以在()活动。

    • A、大气层内
    • B、大气层外
    • C、大气层内外
    • D、太空中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简述《公约》对防止来自大气层和通过大气层的污染的有关管理规定。


    正确答案:1)上空、船舶、飞机的法律法规;国际通用的规则、标准、建议的办法及程序,以及航空的安全。
    2)其他可能的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这种污染。
    3)1980年《苏联保护大气法》。
    4)1979年中国的《环境保护法》23条。

  • 第17题:

    陨石是从宇宙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落到地面上的天然固体物质。世界上最早记载陨石的国家是()

    • A、中国
    • B、印度
    • C、希腊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氧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掩星是一种天文现象,指一个天体在另一个天体与观测者之间通过而产生的遮蔽现象。科学家经常借助观察这一现象来判断星体是否有大气层。当行星掩过遥远恒星,如果恒星变得模糊之后才消失,那么可以认为()。

    • A、该行星有稠密的大气层
    • B、该恒星有稠密的大气层
    • C、该行星无大气层或大气层稀薄
    • D、该恒星无大气层或大气层稀薄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各种新型建筑玻璃中,()能透过太阳能和可见光,能阻止紫外线通过,热辐射率低。
    A

    低(无)反射玻璃

    B

    热反射玻璃

    C

    低辐射玻璃

    D

    防电磁波干扰玻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大气层能够阻止地面绝大部分热辐射进入外空间,由此产生温室效应,其主要原因是(  )。[2014年真题]
    A

    大气中的CO2等多原子气体

    B

    大气中的N2

    C

    大气中的O2

    D

    大气中的灰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温室气体有吸收长波不吸收短波的特性,大气层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温大气层的温度升高,地球便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氯氟烃、甲烷等,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地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广大空间我们称之为()
    A

    天空

    B

    太空

    C

    宇宙空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火箭与导弹可以在()活动。
    A

    大气层内

    B

    大气层外

    C

    大气层内外

    D

    太空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