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争宠乃是一种典型的臣妾心态,其目的无非是取悦权贵,以便自己也能爬上权贵的位置,至少也要分得一杯羹.而一旦我们的作家和学者都纷纷热衷于争宠而不再争鸣,他们还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么?还会具备创造的能力,从而撰写出具有新意的作品和具有创意的论著么?当今中国,文学的乏味和学术的平庸恐怕已然是在所难免的了.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认为造成当今中国文学乏味和学术平庸的根本原因是( ).
A.作家和学者缺乏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B.作家和学者不具备创造的能力
C.作家和学者热衷于争宠
D.作家和学者对权贵的谄媚和屈从
第3题:
第4题:
()是艺术作品最为直接的传达手段。艺术的题材和主题思想,最终要化为与观众见面的标示叫做(),除了结构的组织与布局,更要靠艺术的()和艺术的()。从广义上看,艺术语言就是艺术()和()的总和,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
艺术语言;作品的完整形态;表现手法;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显性手段
略
第5题: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
第6题:
下列一段议论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普列汉诺夫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他认为艺术是从属于政治的,是为政治服务的,一切时代的艺术都是“政治艺术”。所以他在讲到文艺批评问题时说:“批评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将该文艺作品的思想,从艺术语言译成社会学语言,以便找到可以称之为该文学现象的社会学等价物”。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文艺批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作品进行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批评;接下去他又讲到:“忠诚不渝的唯物主义批评的第二个步骤应当是对所分析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做出评价。”这说是艺术上的评价。
第7题:
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
第8题:
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如何认识() ①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②必定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对人的影响是持久不变的
第9题:
第10题:
能力
行为
思想
态度
第11题:
艺术作品能够满是人们的特殊的精神需要
艺术家对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执着的爱
艺术家将艺术生产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艺术家将强烈的主观因素“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第12题:
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党的先进性
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与时俱进
第13题:
A、艺术发现能力和艺术技巧能力
B、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发现能力
C、艺术技巧能力和艺术构思能力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新旧两种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探求。
第17题: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体存在,否认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在变化纷繁的现实和充满矛盾的人生面前,人只能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尽力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的人生断为“()”、“()”和“()”。“()”是说人生变化无常,人无法主宰人生;“()”是说世间万物都没有独立的实体,连人的本身也是各种感觉和精神的暂时聚合。这两点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有()。造成这种种痛苦的原因,既不在于神灵,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在于人自身的“()“(贪婪和痴迷”和“()”(行为及意识活动)。二者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为此,就要念经、修行、持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转变的最高目的,这就叫“()”、“()”。
第18题:
()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等的汇总体现。
第19题:
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思想观念、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改造人的()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艺术家应具备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艺术家应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艺术家可以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积累
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的人格无关
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深度同艺术家本人的思想高度成正比的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