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是:( )
A.王某在某超市购买了20斤散装大米,回家后发现仅为18斤
B.李某在某商场购物时被旋转门夹伤
C.陈某在某商场购买了一双鞋,多次修理后仍有开胶现象,陈某要求退货,商场拒绝
D.赵某在某商场购物,保安认为赵某偷窃,将赵某带到保安室讯问
第2题:
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
A.550
B.600
C.650
D.700
第3题:
: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 )。
A.550元
B.600元
C.650元
D.700元
第4题:
供应商为促销在短期(不满一个月),全场打折(满减、满赠)的,7折以上的可承担5%。
第5题:
2004年“五一”,王某进城看到百货公司鞋帽柜台有一双标价为98元的旅游鞋,商品名称、产地、品质、规格等均未标出,王某问售货员:“这鞋是真皮的吗?”售货员没有回答,问第二次,还是没有回答,某火了,大着嗓门问了第三次:“这鞋是真皮的?”售货员一听也火了:“你喊什么,买就付钱。”王某心想:“这鞋这么贵,应是真皮的。”于是。王某掏钱买了这双旅游鞋,回家才发现是仿皮的。第二天,王某进城退鞋,找到昨天那卖鞋的营业员,说明来意。售货员一口拒绝:“你自己挑的鞋,明码标价出了门一概不退。”双方为此吵了起来。百货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丈夫不喜欢穿新鞋
丈夫自作聪明
妻子为丈夫买了双鞋
这双鞋太大了
第9题:
180元
540元
360元
第10题:
1080
1083
1140
1200
第11题:
宣传
人员推销
销售促进
广告
第12题:
少花了16.5元
多花了16.5元
少花了15.5元
多花了15.5元
第13题:
面包坊促销,面包打8折,晚上八点以后再打8折,某人晚上八点半去买面包,共付了30.72元,这些面包的原价是:
A.85元
B.40元
C.48元
D.50元
第14题:
: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l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 )。
A.550元
B.600元
C.650元
D.700元
第15题:
某消费者以18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双皮鞋,进检验这双鞋是假冒产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赔赏给消费者多少钱()
第16题:
“五一”假日期间某商场对某款商品进行促销活动,“买100减30”,持有该商场会员卡的顾客在此基础上还能再享受9.5折优惠,这种促销手段属于()
第17题:
2007年5月,来自保定的陈某在北京某商场购买了一双由天津某皮鞋厂生产的皮鞋,价值人民币300元。购鞋的同时,陈某还领取了此商场发的“包修、包换、包退”的三包质量卡。陈某回保定后,穿上了这双新购得的皮鞋。仅穿十天,此鞋鞋底即告断裂。陈某为此专程前往北京,找到店家要求退货。该商场承认皮鞋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同意调换,但同时还表示,目前商场无现货可换,商场将与生产厂家进行联系,请陈某暂回保定等候该商场与生产厂家联系的结果。此后,陈某三次电话查询此事,商场方面总以生产厂家没有回音为由要求陈某继续等待。2008年3月,陈某再次赴北京找商场要求解决问题,商场仍给陈某以同样的答复。陈某遂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该商场退回购鞋款300元,并要求赔偿交通、误工费等人民币500元。 法院应怎样判决?
第18题:
第19题:
汽车
衣服
鞋
飞机
第20题:
第21题:
300元
400元
700元
第22题:
少花了16.5元
多花了16.5元
少花了15.5元
多花了15.5元
第23题:
打折商品不可以换
男的觉得鞋太大了
男的买了打折商品
男的觉得鞋的质量不好
第24题:
撤销合同
合同无效
合同不成立
合同效力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