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要求,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应当就确定采购需求征求()的意见。
第3题:
近年来,从开门立法、征求意见渐成常态,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纷纷推出,再到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逐步揭开神秘面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不断推进。面对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的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导致一些公众对政府产生误解、不信任甚至“惯性质疑”的问题,国务院于2013年10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第4题:
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与有磁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政府公关中的()
第5题:
社会公众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应尽的主要义务有()。
第6题: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第7题:
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政策分析和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力分配时公平,这体现了社区工作()的特点。
第8题:
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众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政府公关中的()。
第9题:
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
应当就确定采购需求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评审中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
验收时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
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10题:
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
部门集中采购项目
政府采购项目
公共服务项目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具有政治性
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第13题:
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应当就确定采购需求征求()的意见。
第14题:
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正确的说法是:()
第15题:
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充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注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要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第16题: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跨文化传播与沟通,将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字、历史、风俗、社会制度和公众心理等。
第17题:
电子政务密切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易于参与管理并对政府实施监督,促进政府履行责任。这体现了()
第18题:
突发事件的突然降临,有可能使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下降。随着事态的发展或流言的蔓延,公众有可能变得不相信政府,或者不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从而产生信任危机。()
第19题:
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应当就确定采购需求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20题:
有了智慧养老这些手段,老年人的信息掌握在社区的服务平台上,如果老人一旦遇到了危险,由智慧养老的平台及时地做出响应,更多的责任转移到了政府、社会和社区来了,老人的子女就不用承担主要的责任了。
第21题:
公共服务项目
公共服务项目的管理部门
社会公众
第22题:
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具有政治性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民主理念
公平理念
科学理念
责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