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这不仅被舆论视为对全球范围内日渐升温的“汉语热”的回应,更被解读为中国政府推进汉语言文化的主动性、系统性动作,被世界上最多数量的人口使用,但由于政治、文化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汉语,似乎正在谋求一次崛起。 舆论对中国国家汉浯战略的评价:A.汉语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B.为“汉语热”推波助澜 C.能彻底改变汉语的弱势地位 D.能迅速有效地将汉语言文化推向全世界

题目
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这不仅被舆论视为对全球范围内日渐升温的“汉语热”的回应,更被解读为中国政府推进汉语言文化的主动性、系统性动作,被世界上最多数量的人口使用,但由于政治、文化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汉语,似乎正在谋求一次崛起。
舆论对中国国家汉浯战略的评价:

A.汉语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B.为“汉语热”推波助澜
C.能彻底改变汉语的弱势地位 D.能迅速有效地将汉语言文化推向全世界


相似考题
更多“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这不仅被舆论视为对全球范围内日渐升温的“汉语热”的回应,更被解读为中国政府推进汉语言文化的主动性、系统性动作,被世界上最多数量的人口使用,但由于政治、文化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汉语,似乎正在谋求一次崛起。 ”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选修课。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 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当汉语拼音从“中国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这把“语言钥匙”也就成了世界的“文化桥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汉语热”方兴未艾
    B.汉语拼音有益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C.汉语拼音比汉字更受其他国家的欢迎
    D.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通过背景铺垫标志词“近年来”,介绍了“汉语热”的现象,指出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先修课,之后举《牛津英语词典》的例子进行论证,尾句重点强调出汉语拼音成了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即可以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文段结构是“分—总”结构,主旨句是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 第2题: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使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体现了①④;优秀的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反作用,②错误;全球“汉语热”的形成说明了③,故答案为D。

  • 第3题:

    2012年8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五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成功举办,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在华留学生米娜历经激烈角逐,最终荣膺“汉语之星”,成为汉语大赛历史上第一位女冠军。“汉语桥”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参赛选手均是年龄30岁以下、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灿烂而悠久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吸引全球的目光。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汉语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因此,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故①③观点正确;②④观点错误,舍去。故本题应选C项。

  • 第4题:

    汉语源远流长,它保存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表述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正确的是()

    • A、汉语是有着悠久历史与极强生命力的语言
    •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较广的语言
    • C、汉语曾与许多外语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
    • D、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以及2011年的“控”字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关于汉语地位和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是有着悠久历史与极强生命力的语言
    •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
    • C、汉语对周边国家的语言产生过重大影响
    • D、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汉语地位和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语是有着悠久历史与极强生命力的语言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

    C

    汉语对周边国家的语言产生过重大影响

    D

    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B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重视,而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为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做出很大贡献。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都不用

    B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C

    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六大工作语言之一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Practice 6  当今世界出现汉语热,一是因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更是因为20多年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与中国打交道、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人员日益增多。学习汉语也就成为深入了解中国的必由之路。  任何语言都与经济和文化分不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家,其语言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汉语热”的兴起,表明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期越来越好。

    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The current worldwide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is attributable to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s glorious and magnificent culture and its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human progress. More importantly, as China's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has grown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hina and take interest in Chinese culture. For them, lear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become the only road to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No language is separable from it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 upsurge of enthusiasm in learning Chinese indicates that the world is placing greater and greater expecta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2012年4月25日《羊城晚报》消息,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海外近1亿人正在学习汉语,并以每年50%甚至更快速度增长。专家预测,到2013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1.5亿。这说明()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C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D

    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孔子学院


    正确答案: C
    解析: “孔子学院”的建立,说明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项观点正确。A、B两项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绝对化。

  • 第13题:

    孔子学院在国外日益增多并带动汉语热持续升温,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
    ③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④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①说法错误。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但还没有建成。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 第14题:

    2012年4月25日《羊城晚报》消息,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海外近1亿人正在学习汉语,并以每年50%甚至更快速度增长。专家预测,到2013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1.5亿。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C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D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孔子学院


    C
    “孔子学院”的建立,说明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C项观点正确。A、B两项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绝对化。

  • 第15题:

    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重视,而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为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做出很大贡献。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都不用
    • 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 C、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六大工作语言之一
    •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2012年2月10日,第五届“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英国赛区决赛在大英博物馆举行。“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们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谊的桥梁,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创造了崭新平台,展示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效推动了全球汉语热。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①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 ②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语办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最近一段时间,汉语中夹杂外语词的现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汉语中大量使用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这种观点,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例如你不赞同专家观点,其理由是() ①以包容的心态吸纳一些外语词,可以增强汉语的表现力 ②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敲合,走向同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功能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孔子学院项目是我国“汉语桥工程”9大项目之一,初步计划将在全球开办100所学院。目前,国内高校已在海外建立8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背后是海外3000万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热潮,而“汉语热”则是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我国实行“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的意义在于()。
    A

    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B

    实现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C

    博采众长,再现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辉煌

    D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国际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 第23题:

    判断题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