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3题:
2012年8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五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成功举办,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在华留学生米娜历经激烈角逐,最终荣膺“汉语之星”,成为汉语大赛历史上第一位女冠军。“汉语桥”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参赛选手均是年龄30岁以下、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灿烂而悠久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吸引全球的目光。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4题:
汉语源远流长,它保存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表述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正确的是()
第5题:
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以及2011年的“控”字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第6题:
下列关于汉语地位和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题: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第8题:
汉语是有着悠久历史与极强生命力的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
汉语对周边国家的语言产生过重大影响
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9题:
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10题:
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都不用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六大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第11题:
第12题: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孔子学院
第13题:
第14题:
2012年4月25日《羊城晚报》消息,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海外近1亿人正在学习汉语,并以每年50%甚至更快速度增长。专家预测,到2013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1.5亿。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C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D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孔子学院
第15题:
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重视,而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为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做出很大贡献。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2012年2月10日,第五届“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英国赛区决赛在大英博物馆举行。“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们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谊的桥梁,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创造了崭新平台,展示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效推动了全球汉语热。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①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 ②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第17题: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语办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第18题: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
第19题:
最近一段时间,汉语中夹杂外语词的现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汉语中大量使用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这种观点,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例如你不赞同专家观点,其理由是() ①以包容的心态吸纳一些外语词,可以增强汉语的表现力 ②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敲合,走向同一
第20题:
①④
②③
①③
②④
第21题:
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实现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博采众长,再现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辉煌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国际主导地位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