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指
A.通过实践活动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精神转换
B.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
C.通过实践主体把客体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
D.通过实践主体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念
第2题:
我们从心理学研究中认识到,_______人的思维决定于外界客体的作用,_______外界客体并不直接决定思维,_______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间接地决定着思维。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然而 而是 B.即使 但是 如果 C.由于 然而 即使 D.虽然 但是 而是
第3题:
下列属于对资料进行精细加工的是()。
第4题: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客观地分析研究材料是指()
第5题:
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一认识过程是() ①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考过程 ④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的过程 ⑤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第6题:
应用写作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
第7题:
()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第8题:
分析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调查来的材料进行()的改造制作过程。
第9题:
()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
第10题:
占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拥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用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感性材料
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感性材料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第13题:
下列一次填入横线出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 。我们从心理学研究中心认识到,人的思维() 决定于外界客体的作用,() 外界客体并不直接决定思维,() 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间接地决定着思维。
A、虽然,然而,而是
B、即使,但是,如果
C、由于,然而,即使
D、虽然,但是,而是
第14题:
应用写作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
A对
B错
第15题:
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第16题:
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
第17题:
抽象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和由此及彼等一系列的整理、加工、改造和制作的过程。
第18题:
从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体现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第19题:
进行科学决策,应努力做到()。
第20题:
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思维活动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虽然 然而 而是
即使 但是 如果
由于 然而 即使
虽然 但是 而是
第23题:
信息加工
信息存储
信息转换
信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