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149题共用题干)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0R=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48.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一致性B.关联的可重复性C.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D.关联强度证据E.关联合理性证据

题目

(148~149题共用题干)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0R=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48.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可重复性

C.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相似考题
更多“(148~149题共用题干)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 这种研究方法为:

    A.现况调查

    B.实验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D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本题脂肪摄入即暴露因素。相对危险度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即(20/200)/(20/200)=2。特异危险度AR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归因危险度等,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20/00.10/200=0.05。

  • 第2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1,P在国内外进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 第3题:

    (共用备选答案)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检出征候偏倚

    E.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1.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2.开展一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选用现患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


    正确答案:A,C,E

    1.A;2.C;13.E。
    1.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要了解研究对象过去的暴露史,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回忆偏倚,尤其涉及生活习惯方面的情况,如果没有鲜明的记忆标志,研究对象很可能回忆不起来过去的真实情况。
    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入院率偏倚,因为利用医院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而这些病人只是某个医院或某些医院的特定病例(患者与医院双方都有选择性),而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其调查结果不可能与真实情况一致,故而产生偏倚。
    3.病例对照研究中若选用现患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如选择了现患病例进入病例组,而不是选用死亡病例和那些病程短、病情轻、不典型的病例,即选择的病例并不是全部病例的代表,必然使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并造成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此外,当某些病人在患病后可能改变其原来的暴露状况,如果选择这些病例进入病例组时也会造成类似结果。

  • 第4题:

    (139~141题共用题千) 拟了解居民经常吃排骨汤与血压间的关系,故对某城市社区35岁以上的居民按是否经常进食排骨汤分组,连续观察了10年,随访两组高血压的发病率。 该类研究为

    A.病例对照研究

    B.病例随访研究

    C.临床观察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正确答案:D
    队列研究即定群研究,是将一范围明确的研究人群根据其是否暴露于一种或多种因素或否暴露于一种或多种因素的不同水平分为两个或多个亚组,然后随访一定时间,观察和比较亚组间的疾病或暴露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以检验研究因素对疾病或暴露结局发生的影响。故本题应选D。考点:队列研究的概念

  • 第5题:

    63~66 题共用选项:

    第 63 题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正确答案:A
    当以医院患者作为病例和对照时,由于对照是医院患者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又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的特定病例,不是全体患者的随机样本,因而难免产生偏倚,这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入院率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既往的暴露情况,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结论的系统误差,叫回忆偏倚。混杂偏倚可通过研究设计阶段进行限制与匹配、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凶素分析加以控制。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暴露与疾病进行测量时,容易产生调查偏倚,这是信息偏倚的一种。

  • 第6题:

    下列题共用题干,回答 154~155 题。

    若对某疾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选用病例对照调查。

    第 154 题


    正确答案:E

  • 第7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75,P<0.05。②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之一。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共用题干
    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

    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答案:E
    解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首先应进行现况调查研究,即对该小学发生不明原因腹泻的群体进行疾病相关分布(三间分布)、临床症状等调查分析,为探索病因提供很好的依据。建立病因假设之后,为了推测疾病与暴露间的联系,可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在前、研究在后,而队列研究则相反,对于本例应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虽然能够进一步验证病因,但最终确认病因要靠实验性研究,且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要求高,难度大,有时还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可行性较差。实验性研究有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

  • 第9题:

    共用题干
    拟了解居民经常吃排骨汤与血压间的关系,故对某城市社区35岁以上的居民按是否经常进食排骨汤分组,连续观察了10年,随访两组高血压的发病率。

    该类研究为
    A:病例对照研究
    B:病例随访研究
    C:临床观察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答案:D
    解析:
    队列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追踪”研究,从而判断暴露因子与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性大小。
    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

  • 第10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3.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答案:A
    解析:

    2.病因判断的8条标准是:①联系的强度;②联系的一致性;③联系的特异性;④联系的可重复性;⑤联系的时间顺序;⑥剂量-反应关系;⑦联系的合理性;⑧实验证据→最可靠的方法。第1小题题给出OR值,这是联系强度的证据,第2小题在多个研究中都提示类似的结果,符合联系的可重复性的原则。

  • 第11题:

    配伍题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选用现患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若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

    回忆偏倚

    B

    失访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D

    检出症候偏倚

    E

    现患病例一新病例偏倚


    正确答案: E,C,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市开展分析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对市内所有医院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进行了复查,最后确定冠心病患者共500例,随机选取其中的200名调查既往高血压史,并从附近地区选400名对照同时进行调查,使对照在年龄上与病例相似。 此项研究属于()
    A

    前瞻性队列研究

    B

    历史性队列研究

    C

    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D

    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E

    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09~1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失访偏倚

    B.回忆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现患病例一新病例偏倚

    E.检出征候偏倚

    10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选用现患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则哪种偏倚最常见

    110.开展一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则哪种偏倚最常见

    111.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则哪种偏倚最常见


    正确答案:D,C,B
    (109~111)答案:109[D]  110[C]
    111[B]
    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中若选用现患病例
    作为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现患病例一
    新病例偏倚,如选择了现患病例进入病例
    组,选择的病例并不是全部病例的代表,必
    然使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并造成
    现患病例一新病例偏倚。此外,当某些病
    人在患病后可能改变其原来的暴露状况,
    如果选择这些病例进入病例组时也会造成
    类似结果。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
    的偏倚是入院率偏倚,因为利用医院的病人
    作为研究对象,而这些病人只是某个医院或
    某些医院的特定病例(患者与医院双方都有
    选择性),而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其调
    查结果不可能与真实情况一致,故而产生
    偏倚。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要了解研究对象过
    去的暴露史,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回忆偏
    倚,尤其涉及生活习惯方面的情况,如果没
    有鲜明的记忆标志,研究对象很可能回忆不
    起来过去的真实情况。

  • 第14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60%~80%。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C

  • 第15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24~125 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0.05;②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之一。

    第 124 题 病例对照研究得到()R>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2~143 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调查某地324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l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l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第 142 题 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l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 )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51~53 题共用选项:

    第 51 题 进行一次孕妇腹部X线暴露与小儿白血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正确答案:A
    ①在这个病例对照研究中,孕妇在回忆孕期腹部X线暴露情况时会有记忆失真或记忆不完整,由此造成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的信息偏倚为回忆偏倚。②当以医院病人作为病例和对照时,由于对照是医院病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又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的特定病例也不是全体病人的随机样本,因而难免产生偏倚,这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为人院率偏倚。③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研究对象选自现患病例,所得到的信息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与该病的发病有关,由此造成的偏倚是现患一新发病例偏倚。

  • 第18题:

    (144~145题共用题干)

    某项研究分析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对北京地区所有医院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进行了复查,核实了500名冠心病患者的诊断,随机选取其中的200名调查既往高血压史,并从邻近地区选取400名对照同时进行调查,使对照在年龄和性别上与病例相似。

    该研究属于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历史性队列研究

    C.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D.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E.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56~60 题共用选项:

    第 56 题 病例对照研究中设计阶段尽量在多个医院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可减少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共用题干
    某小学有大批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

    首先进行的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答案:E
    解析:
    ①现况调查研究是指研究某一特定时间点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关系。因此对于短期内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腹泻,为寻找病因,首先应进行现况调查研究。②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目前已经确诊的患者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对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研究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找出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为明确腹泻是否与某厂饮料有关,应采取病例对照研究。③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和描述疾病自然史。若要证实导致腹泻的病因,只能进行历史性队列调查。

  • 第21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3.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可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答案:D
    解析:

    2.病因判断的8条标准是:①联系的强度;②联系的一致性;③联系的特异性;④联系的可重复性;⑤联系的时间顺序;⑥剂量-反应关系;⑦联系的合理性;⑧实验证据→最可靠的方法。第1小题题给出OR值,这是联系强度的证据,第2小题在多个研究中都提示类似的结果,符合联系的可重复性的原则。

  • 第22题:

    填空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 病例与对照匹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