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加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培训,推进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开设德育系列,设立“()”科目,畅通辅导员参评职称“双线晋升”路径,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第4题:
大学生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
第5题:
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
第6题:
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按()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第7题:
要重视发挥()以及广大党员教师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作用,形成党员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8题:
加剧了师生间的疏离与冷漠的现象有哪些()。
第9题: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
第10题:
实践是品德学习的重要途径
品德是先天的
品德与实践无关
品德是后天形成的
第11题:
见习
初级
专任
特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的组成部分,是离大学生最近的人,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15题:
教师评价的标准应包括学科知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和品德。
第16题:
大学生品德研究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品德的()
第17题:
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的是()
第19题:
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过程无关。( )
第20题:
教师的关爱能大学生是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第21题:
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教师的着装属于个人私事,与教育学生无关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第22题:
能力
知识
情感
品德
第23题:
没有关爱大学生的意识
教师们整日奔波于教学和科研之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与大学生交流沟通
传统的教师观使一些教师难以放下“学者”、“师傅”的架子
一些教师认为“教好书,上好课”是自己的本分,关怀大学生是辅导员和大学生工作者的事情
在关爱大学生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