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法制的含义。

题目

简述法制的含义。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法制的含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洛克的法制思想。


    参考答案:洛克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政府根据自己的权利的性质和目的,必须实行法治;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力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 第2题:

    简述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主要有: (1)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而法制侧重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不包含法律至上的含义。 (2)法治关注法律制度的内容,讲究“良法”之治,强调法律的至高权威;法制则侧重于关注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法律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并无特殊的规定性。 (3)法治与人治是相对立的,法治要求“法律的统治”,将法律置于统治者的权力之上,要求公共权力必须依法取得和行使,而法制与人治并不截然对立。 (4)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在没有民主和宪政的时代,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法制则不要求必须有民主政治基础,也不必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早在没有民主和宪政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法制。

  • 第3题:

    简述古代法制的特点。
    (1)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同形式的法规与律典相结合,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2)历代改革家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
    (3)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制渗透了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封建伦理色彩。
    (4)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中国古代立法的主要内容是刑法,而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往往被轻视。
    (5)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行政干预司法。

  • 第4题:

    简述法西斯法制的概况。


    参考答案:

    1936-1945年的法西斯法制是对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扭曲和反动。该时期主要的法规有1937年《思想犯保护观察法》、1938年《国家总动员法》、1941年《治安维持法》和1942年《战时刑事特别法》等。这一系列法令的颁布,严重破坏了明治维新以来建立的资产阶级法律秩序。


  • 第5题:

    简述法治的含义及与法制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法治包含着如下社会内涵和意义。(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在这种意义上,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3)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4)法治代表某种包含特定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①法律必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必须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并且是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利益为目标的。②法律必须承认、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法律承认利益的多元化,对一切正当的利益施以无歧视性差别的保护。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法治和法制的含义不同。现代法治关注法律制度的内容,讲究“良法”之治,法治概念包括法律的至高权威,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以及对权力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等一系列原理和基本要求。法制则不必然地具有这些内涵,法制是一个类似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概念。(2)法治和法制与人治的关系不同。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与人治相对立的。而法制与人治并不截然对立。(3)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其根本意义在于制约国家权力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实现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法制与民主和宪政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