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白居易的思想体系以儒为主,兼采道、法诸家思想,特别是在解决具体的现实社会问题时,往往表现出崇儒尚法、援法附儒的倾向。他的思想也是这样,明显地表现出其以儒为主、调和儒法的特点。
一、刑、礼、道“迭相为用”
二、法令贵一,自上行之
三、正确运用法律,慎选司法官吏


更多“简述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主张。


    参考答案:

    1.荀子主张“隆礼”的根据是“性恶论”。认为人生而有好利、恶疾、好耳目之欲、好声色等天性,只有隆礼才能消灭隐患,治理好国家。
    2.礼起源于人的社会性和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统治者应“平政爱民”,节用裕民。
    3.礼是政治的指导原则,是通过严格划分政治等级来实现的“度量分界”。
    4.法以礼为本。荀子认识到治国的重要性,认为法必须以礼为本,人们能够明礼则自然知法,如果仅仅知法而不明礼,那么执行法律难免失当,所以,礼是法的根本。
    5.论法的作用。强调统治者必须运用法律来赏功罚罪。认为法律起奖励、禁止、矫正、防范的作用。
    6.先礼后法。认为人性虽恶,但通过礼义教化是可以改恶从善的。因此,在礼义教化和刑罚的关系上,只有先礼后法,先教后诛,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7.罚当其罪。主张执法要公平,刑罚要相称,定罪量刑要宽猛相当,恰如其分,否则会导致社会混乱,不能充分发挥刑罚的作用。


  • 第2题:

    殷人重祭祀、崇礼乐,特设学校,称为( )

    A.学
    B.庠
    C.瞽宗
    D.序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简述白居易诗论的得与失。
    首先,白居易重视诗歌的批判现实功能,不主张歌功颂德,而提倡暴露时弊。其报国济民、守仁求善的民本思想,是他诗论的进步之处。而其弊端是将诗歌变成了政教工具,以政治实用立场否定诗的审美价值,认为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之作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其二,由于极端重视诗歌的政教功能,所以在创作原则上倡导“实录”,反对虚构和想象,这一方面坚持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想象、虚构等表达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三,在道与文的关系中,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力主有为而作,不尚形式主义和风月之作;但他将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不重艺术性。
    其四,在诗的语言艺术上,白居易以“新乐府”的方式继承了乐府诗的民间语言传统,力求明白晓畅;但过份求直露、浅显,忽视了含蓄、蕴藉。

  • 第4题:

    简述白居易对音乐的看法?


    参考答案:

    肯定音乐对政治的作用,强调音乐的形式和技术是为内容服务,要使音乐有积极的作用,一定要有好的思想感情(内容)。


  • 第5题: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A性恶论

    B双性论

    C性善论

    D无性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