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4日,某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值班民警黄某将实施盗窃行为的妇女张某抓获。审查期间,张某向城郊派出所副所长卞某等办案人员反映其3岁的女儿在家,无人照顾,请卞某帮助联系其姐照顾。卞某数次打电话与其姐联系不上,通知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实习的市警校学生穆某帮助联系,穆某未将与张某的姐姐联系不上的情况向其他值班民警和所领导汇报,到6月21日,该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群众反映,发现张某的女儿已死在家中多日。卞某的行为构成() A.遗弃罪 B.行政失职,不构成犯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玩忽职守罪

题目
2003年6月4日,某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值班民警黄某将实施盗窃行为的妇女张某抓获。审查期间,张某向城郊派出所副所长卞某等办案人员反映其3岁的女儿在家,无人照顾,请卞某帮助联系其姐照顾。卞某数次打电话与其姐联系不上,通知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实习的市警校学生穆某帮助联系,穆某未将与张某的姐姐联系不上的情况向其他值班民警和所领导汇报,到6月21日,该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群众反映,发现张某的女儿已死在家中多日。卞某的行为构成()

A.遗弃罪
B.行政失职,不构成犯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玩忽职守罪

相似考题
更多“2003年6月4日,某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值班民警黄某将实施盗窃行为的妇女张某抓获。审查期间,张某向城郊派出所副所长卞某等办案人员反映其3岁的女儿在家,无人照顾,请卞某帮助联系其姐照顾。卞某数次打电话与其姐联系不上,通知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实习的市警校学生穆某帮助联系,穆某未将与张某的姐姐联系不上的情况向其他值班民警和所领导汇报,到6月21日,该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群众反映,发现张某的女儿已死在家中”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持刀在路边等候卞某,待卞某路过时,张某拿刀威胁卞某,让他在3日内将3万元钱送到张某家,否则现在就将卞某杀死。张某走后,卞某立即到公安局报案,张某被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A:敲诈勒索罪未遂
    B:敲诈勒索罪既遂
    C:抢劫罪既遂
    D:抢劫罪未遂

    答案:A
    解析: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中使用暴力和取得财物具有“双当场性”,而敲诈勒索罪在使用暴力威胁时,取得财物不具当场性。敲诈勒索罪的既遂标准是取得财物,本案是未遂。

  • 第2题:

    2019年3月2日,南巷派出所社区民警老周值班期间接待一名辖区群众张某(女,72周岁)。张某称:自己没有退体金,自去年有固定收入的老伴离世后,生活就陷入困境。他的儿子胡某在一家国企药厂工作,与其共同居住,但不照顾其生活,也不给生活费。因此,张某到派出所来要求民警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矛盾纠纷解决后,民警及时对张某进行回访。回访中,民警在其家中发现猎枪一支。张某自称枪支系其丈夫生前所购买,用于猎取野兔。民警现场对猎枪的处置措施正确的是:(单选)

    A.收缴
    B.查封
    C.扣押
    D.销毁

    答案:A
    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四条:对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查获的下列物品应当依法收缴:(一)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二)赌具和赌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四)伪造、变造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票证、印章等;(五)倒卖的车船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等有价票证;(六)主要用于实施违法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行为的资金;(七)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收缴的其他非法财物……猎枪属于管制物品,应当予以收缴,故A项正确。查封针对的是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题干无违法案件,故B项错误。扣押针对的对象是与案件有关的物品,题干中并无违法案件,故无需扣押,C项错误。第一百九十六条:对收缴和追缴的财物,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返还;(二)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三)违禁品、没有价值的物品,或者价值轻微,无法变卖、拍卖的物品,统一登记造册后销毁;(四)对无法变卖或者拍卖的危险物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组织销毁或者交有关厂家回收。销毁属于对涉案财物最终的处理措施,民警现场无权对猎枪进行销毁,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 第3题:

    2019年3月2日,南巷派出所社区民警老周值班期间接待一名辖区群众张某(女,72周岁)。张某称:自己没有退体金,自去年有固定收入的老伴离世后,生活就陷入困境。他的儿子胡某在一家国企药厂工作,与其共同居住,但不照顾其生活,也不给生活费。因此,张某到派出所来要求民警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社区走访中,居民向民警反映胡某不仅不照顾张某的生活,在家里还经常对其进行侮辱、谩骂和指责,张某觉得丢人,没有向他人说过这些情况,民警对胡某正确的处理是:(单选)

    A.认定虐待家庭成员治安违法
    B.认定为虐待罪追究刑事责任
    C.定为侮辱他人的治安违法
    D.不追究胡某法律责任进行批评教育

    答案:D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二)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
    题干中胡某经常在家中侮辱虐待家人张某,但张某并未要求处理,故民警不能追究胡某虐待家庭成员的治安违法责任,故民警只能进行批评教育,故A项错误、D项正确。B项:根据《刑法》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胡某只有自己到法院提起自诉,由法院追究胡某的刑事法律责任而非公安机关,故B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因此,应当是公然侮辱他人才可以追究法律责任,但胡某侮辱其亲属,是在自己家中,不满足公然侮辱的条件,故C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4题:

    下列情形中,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有关询问查证规定的是()。

    • A、甲县的张某在乙县将赵某打伤后立即坐车离开,乙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受理案件后,在甲县张某的家中将张某找到,并将其传唤到乙县公安局派出所进行询问
    • B、2008年3月21日晚,张某饲养的动物干扰了邻居的生活,其邻居报警后,派出所于晚9时将张某传唤到所内进行询问,3月22日早晨7时,张某离开了派出所
    • C、2008年2月21日15时30分,李某因在超市盗窃商品,被超市保安扭送到当地派出所,17时35分,派出所对李某开始进行询问,后经该派出所所长同意,对其延长询问时间,2月22日16时43分,李某离开派出所
    • D、2008年1月14日,王某殴打赵某致轻微伤,赵某报案后派出所对王某进行调查,但一直未找到王某。2008年1月20日,该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了王某,遂将王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

    正确答案:D

  • 第5题:

    A市某公安派出所民警张某执行公务时因违法导致王某受伤,王某提出赔偿请求,此时赔偿义务机关为() 

    • A、张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政府
    • B、张某所在地派出所
    • C、该派出所所属的公安局
    • D、国家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张某在某公安机关派出所查办一起赌博案件时逃跑,后该所民警带领协警在去社区的途中发现张某,为了将张某带至派出所审查,民警应()。

    • A、叫协警看住张某,自己到派出所去开具传唤证后对张某进行传唤
    • B、立即对张某口头传唤
    • C、对张某当场盘问后,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 D、直接将张某带至派出所询问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某派出所辖区内一所大学的学生吴某到该派出所投案称其与同学李某发生矛盾并将李某打致轻微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派出所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调查
    • B、民警将吴某的同学李某传唤到派出所一同调查
    • C、民警张某带着联防队员分别对吴某、李某进行调查
    • D、民警认为其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直接决定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情形中,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关于询问查证规定的是()。

    • A、甲县的张某在乙县将赵某打伤后立即坐车离开,乙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受理案件后,在甲县张某的家中将张某找到,并将其传唤到乙县公安局派出所内进行询问
    • B、3月21日晚,张某饲养动物,干扰了邻居的生活,其邻居报警后,派出所于当晚9时将张某传唤到派出所进行询问,3月22日早7时,张某离开了派出所
    • C、2月1日15时30分,李某因在超市盗窃商品,被超市保安扭送到当地的派出所,17时35分,派出所对李某开始进行询问,后经该派出所所长同意,对其延长询问查证时间,2月2日16时43分,李某离开派出所
    • D、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了王某殴打李某,遂将王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某日下午14时,张某(男,15岁)骑自行车欲抢夺同学李某(男,15岁)携带的手机(价值400元)时被发现,李某为免受侵害将张某推开,致张某连人带车摔倒,造成张某轻微伤。事后,张某邀约赵某(男,18岁)一起教训一下李某,二人在学校附近一胡同内找到李某,赵某要求李某赔偿医药费,用木棍指着李某,说“不赔就打死你”。李某不同意,张某随即给了李某几拳,二人遂扭打在一起,均未受伤。当地派出所民警巡逻发现后,大喊“警察,不许打架”,直接要求三人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下午15时到达派出所后,张某、李某要求联系其家长,民警未予许可。民警分别询问三人后,发现出入很大,便将三人叫在一起当面对质,继续询问调查。当晚22时,张某的母亲听说儿子在派出所,便赶来要求见儿子一面,派出所民警以张某正在接受调查为由拒绝。次日下午16时,民警结束调查。3日后,派出所对张某作出处以15日行政拘留的处罚并于当日执行,对赵某未作处罚。本案中公安机关及其办案民警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不符合法律的地方:
    (1)民警口头传唤时未出示工作证件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2)民警在传唤后未履行向被传唤人家属的告知义务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在传唤后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3)询问张某、李某时未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询问不满16周岁违法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4)对赵某威胁李某使用的木棍未扣押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应当扣押。

  • 第10题:

    某日下午14时,张某(男,15岁)骑自行车欲抢夺同学李某(男,15岁)携带的手机(价值400元)时被发现,李某为免受侵害将张某推开,致张某连人带车摔倒,造成张某轻微伤。事后,张某邀约赵某(男,18岁)一起教训一下李某,二人在学校附近一胡同内找到李某,赵某要求李某赔偿医药费,用木棍指着李某,说“不赔就打死你”。李某不同意,张某随即给了李某几拳,二人遂扭打在一起,均未受伤。当地派出所民警巡逻发现后,大喊“警察,不许打架”,直接要求三人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下午15时到达派出所后,张某、李某要求联系其家长,民警未予许可。民警分别询问三人后,发现出入很大,便将三人叫在一起当面对质,继续询问调查。当晚22时,张某的母亲听说儿子在派出所,便赶来要求见儿子一面,派出所民警以张某正在接受调查为由拒绝。次日下午16时,民警结束调查。3日后,派出所对张某作出处以15日行政拘留的处罚并于当日执行,对赵某未作处罚。对于张某、赵某、李某三人的行为应当怎样定性?有哪些量处情节?对多个违法行为如何处理?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张某抢夺李某财物,未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抢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张某殴打李某,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认定为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张某15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张某的两种违法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赵某以言语、木棍威胁李某人身安全,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威胁人身安全违法行为。
    李某为了免受张某正在实施的违法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照《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应予以处罚。

  • 第11题:

    2003年6月4日,某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值班民警黄某将实施盗窃行为的妇女李某抓获。审查期间,李某向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章某等办案人员反映其女儿在家,无人照顾,请章某帮助联系其姐照顾。章某数次打电话与其姐联系不上,通知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实习的市警校学生穆某帮助联系,穆某未将与李某姐姐联系不上的情况向其他值班民警和所领导汇报,到6月21日,该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群众反映,发现李桂芳的女儿已死在家中多日。章某的行为构成:()

    • A、玩忽职守罪
    • B、过失致人死亡罪
    • C、遗弃罪
    • D、行政失职,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A市某公安派出所民警张某执行公务时因违法导致王某受伤,王某提出赔偿请求,此时赔偿义务机关为()
    A

    张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政府

    B

    张某所在地派出所

    C

    该派出所所属的公安局

    D

    国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某挎一背包到某工厂找人,遇到门卫王某的阻拦并发生争吵,引来群众围观。工厂保安发现张某与某通缉犯相像,便打电话向派出所报警。民警李某等人赶到现场对张某进行盘问,确认张某就是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经检查发现其随身携带的背包内藏有一把弹簧刀,即对张某进行人身检查,并给张某带上手铐带回派出所。
    民警盘查张某时首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上手铐
    B.检查背包
    C.人身检查
    D.将人和背包分开

    答案:D
    解析:
    盘查时应重点查清四个方面的情况:1.查清盘查对象的身份。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等确认身份的基本信息;2.查清盘查对象的携带物品。包括物品种类、数量、来源、用途等情况;3.查清同行人关系。包括夫妻、同事、子女、朋友等情况;4.查清可疑情况。包括,可疑行为、可疑事件、可疑神情、可疑痕迹、可疑迹象等主要可疑情况。在本题中,发现张某是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首先应将人和背包分开,方便查清其携带的物品。因此选择D项。

  • 第14题:

    2019年3月2日,南巷派出所社区民警老周值班期间接待一名辖区群众张某(女,72周岁)。张某称:自己没有退体金,自去年有固定收入的老伴离世后,生活就陷入困境。他的儿子胡某在一家国企药厂工作,与其共同居住,但不照顾其生活,也不给生活费。因此,张某到派出所来要求民警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面对张某的请求,民警最恰当的做法是:(单选)

    A.给张某解释派出所不受理此类事务
    B.传唤张某儿子胡某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C.了解核实张某反映的相关情况
    D.通知胡某单位将其部分工资发放给其母

    答案:C
    解析:
    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对张某提出的请求,属于赡养费用给付问题,就其描述尚属于道德问题,民警首先应当查证事实,再做判断。故C项正确。《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民警不能对于人民群众提出的请求一味推脱,故A项错误。传唤针对的是违法嫌疑人,胡某此时并不违法,故B项错误。用人单位应当按月足额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而非将工资发放给非劳动者,故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 第15题:

    张某挎一背包到某工厂找人,遇到门卫王某的阻拦并发生争吵,引来群众围观。工厂保安发现张某与某通缉犯相像,便打电话向派出所报警。民警李某等人赶到现场对张某进行盘问,确认张某就是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经检查发现其随身携带的背包内藏有一把弹簧刀,即对张某进行人身检查,并给张某带上手铐带回派出所。
    民警接近张某时首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快速拔枪
    B.控制距离
    C.寻找掩体
    D.上前对抗

    答案:B
    解析:
    对在巡逻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或十分可疑需要盘查的盘查目标,接近与控制的方法:礼貌接近,控制盘查,与被盘问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因此选择B项。

  • 第16题:

    王某醉酒后在自家阳台上与对面居住的家属李某发生口角,并对李某进行侮辱,李某向县公安局林区派出所请求解决。该所立即派民警赶到现场对其进行劝阻。为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该派出所民警将王某强制带到该派出所进行约束,至当日晚11时其酒醒后释放。 关于该派出所民警强制将王某带至派出所约束应遵循的法定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由三名以上执法民警对王某实施强制
    • B、派出所可指派临时聘用人员对王某实施强制
    • C、应当场告知王某实施强制的理由、依据
    • D、如王某拒绝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执法民警应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某派出所辖区内一大学的学生吴某到该派出所投案称其与同学李某发生矛盾并将李某打伤,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派出所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调查
    • B、民警将吴的同学李某传唤到派出所一同调查
    • C、民警张某带着联防队员分别对吴某、李某调查
    • D、民警认为其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直接决定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列情形中,哪项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关于询问查证的规定?()

    • A、甲县张某在乙县将赵某打伤后立即坐车离开,乙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受理案件后,在甲县张某的家中将张某找到,并将其传唤到乙县公安局派出所内进行询问
    • B、2008年3月21日晚,张某饲养动物,干扰了邻居的生活,其邻居报警后,派出所于晚9时将张某传唤到所内进行询问,3月22日早7时,张某离开了派出所
    • C、2008年2月1日15时30分,李某因在超市盗窃商品,被超市保安扭送到当地的派出所,17时35分,派出所对李某开始进行询问,后经该派出所所长同意,对其延长询问查证时间,2月2日16时43分,李某离开派出所
    • D、2008年1月14日,王某殴打赵某致轻微伤,赵某报案后派出所对王某进行调查,但一直未找到王某,2008年1月20日,该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了王某,遂将王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张某吃夜宵时与邻桌的黄某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打斗,张某拿起店里的菜刀砍伤了黄某,黄某掏出身上的小刀划伤张某。某公安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对黄某、张某实施强制传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菜刀、小刀都应扣押后收缴
    • B、对张某、黄某实施强制传唤报经该公安派出所领导批准即可
    • C、因张某还涉嫌和其家人共同盗窃犯罪,为不泄露工作秘密,可不通知其家属强制传唤的情况
    • D、强制传唤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甲县某公安派出所所长张某和民警小李一起到乙县抓捕王某,在实施抓捕时,王某持枪向两人射击,张某和小李未警告直接开枪击毙王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和小李在开枪前应当先行警告
    • B、张某和小李开枪符合法定情形
    • C、乙县公安局接到击毙王某的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乙县人民检察院
    • D、张某和小李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甲县公安局书面汇报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张某(16周岁,曾被收容教养)在酒吧饮酒,喝醉后向老板钱某赊账,钱某不同意,双刀发生口角,张某殴打钱某致轻微伤,钱某向公安机关报案。派出所民警赶到后,张某仍不停手。民警进行劝阻,张某对其辱骂拉扯,将民警的警服撕破。民警欲将张某传唤至派出所时,张某躺倒在地大喊“民警打人啦”,赖着不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用手铐、约束带、警绳等警械对张某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 B、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可以对张某强制传唤
    • C、对张某应当以殴打他人和阻碍执行职务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D、对张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某派出所辖区内一大学的学生吴某到该派出所投案称其与同学李某发生矛盾并将李某打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派出所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调查
    • B、民警将吴的同学李某传唤到派出所一同调查
    • C、民警张某带着联防队员分别对吴、李调查
    • D、民警认为其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直接决定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张某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称其因与同事李某发生矛盾,被李某殴打致伤,本案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派出所办案民警告知张某当天是星期六,让张某下周一工作期间再来报案
    • B、办案民警陈某与张某一同到其单位将李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
    • C、民警陈某将传唤李某的情况通过电话通知了李某的妻子
    • D、民警陈某经与所长王某商量,决定对李某处行政拘留5日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