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乙某出于勒索钱财的目的,从幼儿园将老板的儿子甲骗走,但乙某写给老板让他交钱赎人的信由于不知道确切地址无法送出,因而无法进行勒索。乙某嫌成天照管孩子吃喝太烦,就将甲带到异地以5000元卖掉。对乙某应当如何处理:( )
A.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
B.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C.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
D.以绑架罪一罪处罚
第2题:
甲在一豪宅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小男孩(4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担心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小孩带到异地以 3 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
A.以绑架罪定罪
B.以拐卖儿童罪定罪
C.以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并罚
D.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甲乙二人在山上开采矿石,甲看见山脚下有一个小孩子在玩耍,对乙说,“你说将这一块石头推下去会不会砸着那个小孩?”乙说“怎么那么巧”于是二人合力将石头退下,结果将小孩子砸死了。甲乙二人对小孩死亡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不是()
第8题: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1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
第9题: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第10题:
甲意图杀害乙,于是用车将乙撞倒,乙倒在血泊中,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于是将乙带到一悬崖边抛弃,结果乙当时并未死亡,但乙醒来后不慎掉入悬崖,死亡。请问,甲的行为:( )
第11题:
甲受乙之托照看乙的自行车
甲捡到钱包之后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母亲在收拾孩子的房间时发现一本新书,以为是自己的孩子买的(其实是自己的孩子向他人借的),便放在自己的房间里
甲趁乙不在,将乙的笔拿回自己的家中
第12题:
构成故意杀人罪
构成故意伤害罪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第13题: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
A.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B.以绑架罪一罪处罚
C.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
D.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
第14题:
第 19 题 甲与乙系夫妻,育有一子患了小儿麻痹症,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仍是重度残疾,于是甲欲毒死孩子,遂在给孩子喝的汤中加入了毒药,乙看到后知道甲想除掉孩子,未予阻拦,孩子被毒死。则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
A.故意杀人罪
B.不构成犯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遗弃罪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甲某听说乙某家里有钱,便试图绑架乙某的女儿丁某以此来勒索钱财,某日甲某来到乙某女儿丁某所在的学校向该校正在上课的老师谎称丁某的奶奶在外地出车祸,需要见丁某最后一面,将丁某骗出学校,乘车赶到其老家,次日上午,甲某给乙某打电话,要他准备赎金50万元。但其多次打电话到乙家勒索赎金无果。甲某带丁某从老家返回原地的途中,认为绑架未勒索到钱财,放了她又怕她告发,遂决意将丁某杀害。于是中途下车,采取捂嘴、卡颈等手段将丁某杀死,把尸体抛于水沟,又把丁的书包扔到菜田内,拦车逃离现场。甲某杀害丁某后,仍继续向乙家打电话勒索赎金,后被抓获归案。经法医鉴定,丁某系生前被他人捂嘴、卡颈所致窒息死亡。对于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第19题: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第20题:
甲、乙在山上玩耍,甲见山下有一老人,便对乙说将石头推下去可能砸着老头。乙不信,于是甲将石头推下山,结果老头被砸死,则甲属于间接故意。
第21题:
以下占有属于善意占有的是:()
第22题:
甲在温州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甘肃以10000元卖掉。对甲的行为,不正确的处理有:()
第23题:
甲成立诈骗罪的未遂
甲成立诈骗罪的既遂
甲成立诈骗罪的中止
甲不成立犯罪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