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徐某挪用公款等案
徐某是某信用社雇佣的员工,主要从事押钞工作,也兼负责现金出入库工作。信用社属于非国有金融机构。邓某是由上一级国有银行委派到该信用社负责监管该信用社某一资金链流通的工作人员。
201 2年1月期间,徐、邓2人因为炒股手头紧张,于是在邓某所监管的资金中,挪用了10万元去炒股,至案发尚有5万元未补上。
2012年4月17日,徐某告知邓某自己将有一次接触大额款项的机会,决定捞一把然后跑路,看在邓某平日里对其的照顾,决定分出一部分给邓,邓某当即答应并且与徐某商量了具体细节。
4月22日下午5时许,徐某与同事曾某等人从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各营业网点押钞回到信用社,将收回的70余万元人民币放进金库保险柜。待曾某等人离开后,徐某利用金库及保险柜钥匙未上交之机,返回打开金库大门及保险柜,盗走60万元人民币后,从中拿出10万元给邓某后便携款潜逃。
当天晚上,徐某经田某介绍暂住到谭某家。5月底,因徐某碰到熟人,便要求田某、谭某为其另租房子,后由田某、谭某介绍徐某租到该市G楼B室。在转移到B室躲藏前,徐某将赃款中的46万元人民币交由谭某保管,谭某将赃款藏匿于其卧室沙发下。徐某躲藏期间,谭某安排徐某的饮食起居,为徐某购买日常生活用品。11月16日,田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带领公安人员到徐某隐藏处所将徐某、谭某被抓获。到案后徐某揭发了邓某与自己挪用信用社资金的事实,并且也揭露了邓某受贿的事实。据查,上述事实均属实。
【问题】
1.徐某的行为成立什么犯罪?
2.邓某的行为成立什么犯罪?
3.徐某和邓某是否构成构成共同犯罪?在哪个(些)罪上成立共犯?
4.如何评价田某的行为?
5.如何评价谭某的行为?
6.案中各行为人有哪些法定情节?
1.徐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
徐某是非国有单位的职工,承担押钞员兼负责现金出入库的工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管单位财物的职务便利,监守自盗巨额单位财物,构成职务侵占罪;此外,徐某与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邓某一同挪用资金,也构成挪用公款罪。
2.邓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
邓某是国有银行委派到信用社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挪用资金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此外还与徐某一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3.徐某与邓某成立共同犯罪,在挪用公款罪上利用了邓某的职权成立共犯,在职务侵占罪中利用徐某的职务便利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4.田某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
5.谭某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6.徐某的法定情节有:到案后揭发了邓某与自己挪用信用社资金的事实这部分构成坦白,对邓某受贿的犯罪事实成立立功。田某的法定情节有: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协助抓获同案犯,成立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考生要注意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时的处理情况,尤其注意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犯罪的情形,注意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渎职犯罪方面的一些重要司法解释。
第4题:
第5题:
A县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员小徐和小张一起进行例行市场检查。在检查到零售户谭某时,小徐和小张对其出示了检查证,并表明了身份,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小徐发现谭某经营场所有10条红双喜牌卷烟上的喷码不是A县烟草公司的,小张见状为了更彻底的检查,又看了看谭某店内经营的小食品和茶叶等,没有发现违法行为。小徐说:“你这些烟在外面乱进的吧,我们要没收了!”,随即依法开具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请谭某签字确认,并告知其相关权利后结束了此次检查。请问小徐在发现谭某有涉嫌违法卷烟,需要进行先行登记保存时的执法用语是否规范,如不规范,正确的执法用语是什么?
第6题:
徐某出差时意外死亡,留下价值2万元的财产,下列( )可以取得遗产。
第7题:
徐某和其丈夫因无法达成离婚协议而诉至法院,其律师告知其婚姻法规定了离婚中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徐某于是向法院举证了下列情形,其中能够支持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有()
第8题:
党员徐某为某局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20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经徐某同意,该单位在每年“五一”、“十一”及春节期间,以福利费名义向管理对象索取钱物,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第9题:
徐某在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钱时,发现上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在了机器里没有取走,于是徐某立即修改了这张银行卡的密码,随后提取了10万元现金。请问徐某的行为构成:()
第10题:
对盗窃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由于徐某主动交代了其盗窃行为,故应当从轻处罚
由于徐某在假释期限内再犯新罪,故应当从重处罚
在前罪和盗窃罪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第11题:
徐某的妻子
徐某的父母
徐某的女儿
和徐某一起生活近10年,并由徐某供养的岳父岳母
徐某的弟弟
第12题:
徐某作为单位“一把手”,收受管理对象所送钱物,已构成受贿错误
该事业单位构成单位受贿,徐某作为法人代表,应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该单位接受管理对象钱物的行为,构成违法廉洁自律规定错误
徐某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单位决策把关不严,同意接受管理对象的钱物,构成工作失职错误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何某(1994年1月22日出生)因2008年8月7日以暴力、威胁方式抢劫去少年宫上课的学生丁500元学费,于2008年10月19日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五年执行。2009年1月21日下午,何某在网吧上网,肚子饿了想买些东西吃,却发现自己囊中羞涩,此时看见李某正放学回家,就心起歹念,走上前去抓住李某的领口把李某拽至隐蔽处,要李某给保护费,李某非常害怕,就将身上仅有的10元零用钱全部上交,何某看到李某也没有什么可压榨的,就放李某回去了。到了第二天,何某向朋友徐某(1991年11月30日出生)说起该事时,徐某就告诉他李某的父亲是个富商,整天一副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徐某十分看不惯,想要和他一起把李某抓起来,吓唬吓唬其父亲,何某同意了。于是,当天下午,徐某与何某就一起把李某拽至徐某家中,软禁起来,并打电话给李某的父亲说已经把李某绑架,威胁其不得报警。李某的父亲在接到电话后马上报了警。到了晚上,何某想自己还在缓刑期间,最好不要犯事,就在夜里两点左右徐某睡着后,偷偷将李某放了,送他回家,并打算随后去警局自首。由于李某家里已经有警察埋伏,何某被当场抓获。后经何某的带领,警察将徐某抓获。经查明,徐某于2005年12月30日因抢劫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于2007年6月30日获假释出狱。徐某出狱后,结交了一女友甲(1994年8月13日出生),并曾与甲发生过一次性关系,2007年10月两人分手。
问题:
1.何某要李某给保护费的行为时否构成犯罪?
2.何某把李某拽至徐某家中软禁起来,并打电话给李某的父亲说已经把李某绑架,威胁其不得报警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徐某把李某拽至徐某家中软禁起来,并打电话给李某的父亲说已经把李某绑架,威胁其不得报警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何某与徐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5.对何某是否应当数罪并罚?为什么?
6.何某具有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7.对徐某是否应当数罪并罚?为什么?
8.徐某是否具有法定量刑情节?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1.何某要李某给保护费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何某实施该行为时未满16周岁,数额不大,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
2.何某构成非法拘禁罪。何某在其生日当天出于吓唬李某父亲的目的,而把其子李某软禁起来的行为是非法拘禁行为。虽然生日当天何某未满16周岁,对非法拘禁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又因非法拘禁行为一直延续到生日第二天凌晨2点,何某此时已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构成非法拘禁罪。
3.徐某构成非法拘禁罪。因为徐某与何某合谋出于吓唬李某父亲的目的,而把其子李某软禁起来的行为是非法拘禁行为,而不是绑架行为。
4.徐某与何某为共同犯罪,共同犯非法拘禁罪。
5.对何某应当以非法拘禁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因为何某还在抢劫罪的缓刑考验期内,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先认定非法拘禁罪的刑期,对前罪的刑期与后罪的刑期依照“先减后并”的原则确定数罪并罚后的刑期。
6.(1)何某犯非法拘禁罪时未满18周岁,对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何某在被警察抓获之前确实已经准备投案,应视为自动投案,可以认定为自首,对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在何某的帮助下将徐某抓获,何某的行为构成立功,对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何某在与徐某共同非法拘禁犯罪中处于从犯地位,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对徐某也应当数罪并罚。徐某将李某软禁起来的行为时构成非法拘禁罪。徐某出狱后未满16周岁,与未满14周岁的幼女偶尔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因此不认为是犯罪。再又因徐某犯本罪时尚在抢劫罪假释考验期内,应当先认定非法拘禁罪的刑期,对前罪的刑期与后罪的刑期再以“先减后并”的原则确定数罪并罚后的刑期。
8.徐某犯非法拘禁罪时尚未满18周岁,对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16题:
甲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发现前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在了机器里,立即对这张银行卡的密码作了修改;并提取了5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涉嫌何罪?()
第17题:
徐某想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开一家公司,正巧其表弟廖某为某大学应届毕业生,于是徐某借用廖某的身份证件办理了营业执照,而该公司实际由徐某经营。后由于经营不善,徐某又向张某借款6万元,到期后无力偿还。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问,张某应将谁列为被告()
第18题:
徐某因改建房屋向孔某借款1万元,约定1年后归还。房屋改建历时1个月,改建完成后1个月,徐某的邻居姚某因徐某的楼房遮挡了其采光而对徐某不满,向徐某提意见。徐某态度恶劣,二人在争执中动起手来,徐某被姚某打伤,1个月后此事经调解达成协议由姚某给付徐某5000元人身损害赔偿金,半年内分两次给付完毕。但此后姚某一直没有对徐某履行给付,徐某也未向其提出要求。后来,徐某欠孔某的1万元借款归还时间已到,徐某称无力还款,孔某得知姚某欠徐某5000元人身损害赔偿金,于是向法院请求行使其代位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2007年8月,两被告人和张某(在逃)经预谋后到洛阳市某银行,将事先准备好的读卡器和微型摄像头分别装在该银行刷卡门和自动取款机上,将储户杨某卡上的卡号和密码窃取后复制了杨某的银行卡。事后,两被告人用复制的银行卡分别将杨某账号上30.5万余元中的29.6万余元通过转账方式转至三张事先已用假身份证办好的银行卡上,其余款项从柜台上以现金支取方式取走,随后三人分赃挥霍。2007年9月,两被告人伙同徐某(在逃)窜至山东省日照市,用上述方法通过转账和现金支取方式取走蔡某账上6.1万余元。本案中,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犯罪?理由为何?
第20题:
施某欠下徐某赌债10万元,徐某多次讨要,均被施某以手头没钱为由拒绝。于是徐某以看电影为幼儿将施某在上幼儿园的6岁的独生子小刘骗至家中,以此要挟施某偿还赌债。不料施某对此既不报案也不还钱,摆出无赖嘴脸,说自己正愁没钱养孩子,徐某把他卖了最好。徐某一怒之下将孩子带到外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掉。则对徐某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第21题:
于某欲向徐某强行索取财物,一日,于某以麻醉方法将徐某掳至郊外,强令徐某当场交出身上的全部现金,否则将杀死徐某。于某的行为构成()
第22题:
传唤证
拘传证
工作证
举报人的举报材料
第23题:
已构成绑架罪
已构成敲诈勒索罪
已构成非法拘禁罪
已构成拐卖儿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