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刘某、徐某均为吸毒人员,刘某得知张某处有毒品,即与徐某商量将该毒品盗走。徐某找到薛某帮忙实施盗窃,为此薛某又找到盛某。2002年5月18日21时许,上述人员在张某处盗走安非他命类毒品药片四万余片,总计十余千克及密码箱1个(价值400元,内有价值950元的物品)。后刘某、徐某、盛某作案后被抓获归案,薛某在投案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在抓获盛某时,从其身上查获德国产T38制式手枪1支,子弹10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刘某、徐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盛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C.薛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其行为应认定为自首
D.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徐某挪用公款等案
徐某是某信用社雇佣的员工,主要从事押钞工作,也兼负责现金出入库工作。信用社属于非国有金融机构。邓某是由上一级国有银行委派到该信用社负责监管该信用社某一资金链流通的工作人员。
201 2年1月期间,徐、邓2人因为炒股手头紧张,于是在邓某所监管的资金中,挪用了10万元去炒股,至案发尚有5万元未补上。
2012年4月17日,徐某告知邓某自己将有一次接触大额款项的机会,决定捞一把然后跑路,看在邓某平日里对其的照顾,决定分出一部分给邓,邓某当即答应并且与徐某商量了具体细节。
4月22日下午5时许,徐某与同事曾某等人从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各营业网点押钞回到信用社,将收回的70余万元人民币放进金库保险柜。待曾某等人离开后,徐某利用金库及保险柜钥匙未上交之机,返回打开金库大门及保险柜,盗走60万元人民币后,从中拿出10万元给邓某后便携款潜逃。
当天晚上,徐某经田某介绍暂住到谭某家。5月底,因徐某碰到熟人,便要求田某、谭某为其另租房子,后由田某、谭某介绍徐某租到该市G楼B室。在转移到B室躲藏前,徐某将赃款中的46万元人民币交由谭某保管,谭某将赃款藏匿于其卧室沙发下。徐某躲藏期间,谭某安排徐某的饮食起居,为徐某购买日常生活用品。11月16日,田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带领公安人员到徐某隐藏处所将徐某、谭某被抓获。到案后徐某揭发了邓某与自己挪用信用社资金的事实,并且也揭露了邓某受贿的事实。据查,上述事实均属实。
【问题】
1.徐某的行为成立什么犯罪?
2.邓某的行为成立什么犯罪?
3.徐某和邓某是否构成构成共同犯罪?在哪个(些)罪上成立共犯?
4.如何评价田某的行为?
5.如何评价谭某的行为?
6.案中各行为人有哪些法定情节?
1.徐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
徐某是非国有单位的职工,承担押钞员兼负责现金出入库的工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管单位财物的职务便利,监守自盗巨额单位财物,构成职务侵占罪;此外,徐某与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邓某一同挪用资金,也构成挪用公款罪。
2.邓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
邓某是国有银行委派到信用社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挪用资金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此外还与徐某一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3.徐某与邓某成立共同犯罪,在挪用公款罪上利用了邓某的职权成立共犯,在职务侵占罪中利用徐某的职务便利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4.田某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
5.谭某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6.徐某的法定情节有:到案后揭发了邓某与自己挪用信用社资金的事实这部分构成坦白,对邓某受贿的犯罪事实成立立功。田某的法定情节有: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协助抓获同案犯,成立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考生要注意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时的处理情况,尤其注意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犯罪的情形,注意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渎职犯罪方面的一些重要司法解释。
第7题:
赵某是某歌厅的老板,一些人经常在该歌厅吸毒,赵某却对此视而不见。按照刑法规定赵某的行为犯了什么罪?
第8题:
徐某因改建房屋向孔某借款1万元,约定1年后归还。房屋改建历时1个月,改建完成后1个月,徐某的邻居姚某因徐某的楼房遮挡了其采光而对徐某不满,向徐某提意见。徐某态度恶劣,二人在争执中动起手来,徐某被姚某打伤,1个月后此事经调解达成协议由姚某给付徐某5000元人身损害赔偿金,半年内分两次给付完毕。但此后姚某一直没有对徐某履行给付,徐某也未向其提出要求。后来,徐某欠孔某的1万元借款归还时间已到,徐某称无力还款,孔某得知姚某欠徐某5000元人身损害赔偿金,于是向法院请求行使其代位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某日,大学生黄某报警称放在钱包内的一张建行卡没有了,到银行查询账单发现卡内的800元现金被人于3日前在ATM机上取走了。民警调取监控录像,发现是同宿舍的杨某某窃走了800元现金。经审讯,杨某某交待了在宿舍盗窃黄某银行卡,并取走了卡内的800元现金的犯罪事实。原来黄某在宿舍曾跟大家说自己银行卡的密码很好记,就是自己生日的年月日,杨某某很轻松地记住了黄某的银行卡密码。前几天,黄某的皮夹子就扔在了床上,杨某某随手窃走了黄某的银行卡。后杨某某在学校的ATM机上,用那几个数字一试,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800元现金。本案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第10题:
徐某在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钱时,发现上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在了机器里没有取走,于是徐某立即修改了这张银行卡的密码,随后提取了10万元现金。请问徐某的行为构成:()
第11题:
徐某的妻子
徐某的父母
徐某的女儿
和徐某一起生活近10年,并由徐某供养的岳父岳母
徐某的弟弟
第12题:
黄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更改统计数据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后按照约定收受5万元,其行为应认定为受贿错误
黄某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统计工作,不严格履职尽责,构成工作渎职错误
黄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勾结共同骗取公共财产,应认定为共同贪污错误
黄某只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工作,不负责发放,应认定为诈骗错误
第13题:
徐某对自己的损失进行救济的途径有( )。
A.徐某可以要求王某履行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义务
B.徐某可以请求法院判决确认王某与赵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C.徐某可以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
D.徐某可以要求王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E.徐某可以请求赵某返还房屋所有权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徐某出差时意外死亡,留下价值2万元的财产,下列( )可以取得遗产。
第20题:
党员黄某为某市拆迁办干部,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统计工作。其朋友谢某的菜地在被征之列,谢某请其帮忙以获得更多补偿款,并约定事成后把多得款项分给黄某一半。黄某通过更改统计数据,共为谢某虚增补偿款10万元,黄某从中得到5万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黄某的问题应如何认定:()
第21题:
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吆喝声,不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2题:
客户王某到N银行办理代理开户业务,王某手持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及林某、徐某居民身份证,要求以林某、徐某名义开立个人账户,N银行柜面人员应如何处理()。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