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B、甲公司的行为只有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诋毁商誉行为C、只有证明记者拿了甲公司的钱财,才能认定其参与诋毁商誉行为D、只有证明甲公司捏造和散布了虚假事实,才能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题目
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
B、甲公司的行为只有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诋毁商誉行为
C、只有证明记者拿了甲公司的钱财,才能认定其参与诋毁商誉行为
D、只有证明甲公司捏造和散布了虚假事实,才能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D
解析:
【考点】诋毁商誉行为【详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行为,故A项说法错误,由于甲公司在宣传中不仅诋毁了乙公司,还诋毁了其他公司的同类软件,因而不仅乙公司可以起诉。B项说法正确,因为诋毁商誉必须捏造并散布虚伪信息,故主观状态必然是故意。C项说法错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D项说法正确,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是该行为的构成要件。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是BD。【陷阱】一般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是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某非经营者的主体(或没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是否与经营者共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定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例如虚假宣传中的广告的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中的个人。
更多“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退休工程师乙开发一套计算机软件,但合同中没有就该软件著作权的归属做出约定。乙依约交付软件后,甲公司支付了费用。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该软件的著作权应属于 ( )。

    A.甲公司

    B.乙

    C.甲公司与乙共有

    D.丙公司


    正确答案:B
    B。解析: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 第2题:

    甲、乙、丙合作完成了一个软件的开发。甲欲将软件交某公司发行,乙则以该公司对其不够友好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下列选项中,有关该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19)。

    A.如果乙坚持反对,则甲不能将软件交该公司发行

    B.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软件交该公司发行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软件交该公司发行

    D.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则甲不能将软件交该公司发行


    正确答案:B
    解析:对不可分割的合作软件,合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应协商一致。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开发者。

  • 第3题:

    甲、乙公司均为网络公司,都在从事反病毒软件的开发和推广。甲公司向法院起诉,指控乙公司挖走了其研发主管及技术人员十余名,乙公司发布的08版反病毒软件与甲公司07版反病毒软件实质相似,甲公司的老客户已有三分之一成为了乙公司的新客户,请求法院认定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构成不正当竞争,责令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关于乙公司如何证明自己不侵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证明从甲公司过来的研发主管及技术人员都是合同到期后或辞职后正常流动过来的,没有竞业禁止义务或对甲公司不再承担保密义务

    B.证明其08版反病毒软件与甲公司的07版反病毒软件不构成实质相似

    C.证明甲公司的07版反病毒软件不是商业秘密

    D.证明甲公司是以诉讼手段恶意打压竞争对手


    正确答案:AB

  • 第4题:

    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
    B、甲公司的行为只有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才能构成诋毁商誉行为
    C、只有证明记者拿了甲公司的钱财,才能认定其参与诋毁商誉行为
    D、只有证明甲公司捏造和散布了虚假事实,才能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答案:B,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的规定,甲公司在宣传自己产品的时候,以贬低过去的同类软件的手段抬高自己的产品,其行为构成诋毁商誉,损害了包括乙公司在内的所有同业竞争者的商业声誉和商品信誉。同类产品的其他生产商(包括乙公司)作为本案的受害人,均可以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A项的陈述忽略了其他同业竞争者的诉权,因此不正确。C选项中,首先,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记者并不是诋毁商誉行为的行为主体,不构成诋毁商誉的行为;其次,是否有财产给予行为不是诋毁商誉行为的构成要件;最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 第5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一套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双方未约定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后乙公司研发成功并交付甲公司安装、使用,但未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几周后甲公司发现某网站可以通过付费下载到该软件的盗版。就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软件未做软件著作权登记,不享有著作权
    B.该软件的著作权归甲公司,乙公司不享有著作权
    C.该软件的著作权归乙公司,甲公司不享有著作权
    D.该软件的著作权归甲公司与乙公司共有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不以登记为要件,故选项A错误。《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1条规定,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故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

  • 第6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一种工具软件,未约定软件的使用权、转让权及利益分配办法,甲公司按规定支付乙公司开发费用。然而,乙公司按约定时间开发该工具软件后,在未向甲公司交付之前,将其转让给丙公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工具软件的使用权属于甲公司
    B.甲和乙公司均有该工具软件的使用权和转让权
    C.乙公司与丙公司的转让含同无效
    D.该工具软件的转让权属于乙公司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合同法方面的知识。
    《合同法》第341条规定,委托开发或者合作开发完成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利益的分配办法,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当事人均有使用和转让的权利,但委托开发的研究开发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之前,将研究开发成果转让给第三人。故本题选B.对于C项,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乙公司与丙公司的转让合同有效,但乙应赔偿甲因此受到的损失。

  • 第7题:

    我国居民陈某为北京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2014年3月,软件公司派陈某到境内甲公司协助完成一项重要工程,在甲公司工作期间,软件公司继续向陈某支付工资,但取消职务奖金,由甲公司每月向陈某支付补助。2014年陈某收入如下: (1)在软件公司每月取得基本工资5000元; (2)1~2月从软件公司每月取得职务工资4000元; (3)3~12月从甲公司每月取得补助6000元; (4)12月从软件公司取得年终奖金30000元; (5)陈某为软件公司监事会成员,12月领取监事费30000元; (6)陈某于当年12月6日减持其持有的10000股限售股,该股票收盘价为19.68元。 限售股信息如下:该股份公司2006年4月25日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3.92元;该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技术尚未升级。证券公司在陈某减持当天即履行代扣代缴限售股个税。 假定陈某最终该限售股股票成本无法提供。 (7)1~12月在乙公司兼职,每月取得兼职收入4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陈某全年兼职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 A、2100
    • B、4620
    • C、7680
    • D、9520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我国居民陈某为北京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2014年3月,软件公司派陈某到境内甲公司协助完成一项重要工程,在甲公司工作期间,软件公司继续向陈某支付工资,但取消职务奖金,由甲公司每月向陈某支付补助。2014年陈某收入如下: (1)在软件公司每月取得基本工资5000元; (2)1~2月从软件公司每月取得职务工资4000元; (3)3~12月从甲公司每月取得补助6000元; (4)12月从软件公司取得年终奖金30000元; (5)陈某为软件公司监事会成员,12月领取监事费30000元; (6)陈某于当年12月6日减持其持有的10000股限售股,该股票收盘价为19.68元。 限售股信息如下:该股份公司2006年4月25日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3.92元;该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技术尚未升级。证券公司在陈某减持当天即履行代扣代缴限售股个税。 假定陈某最终该限售股股票成本无法提供。 (7)1~12月在乙公司兼职,每月取得兼职收入4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每月向陈某支付工资时,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元。

    • A、475.00
    • B、777.27
    • C、825.00
    • D、1425.0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我国居民陈某为北京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2014年3月,软件公司派陈某到境内甲公司协助完成一项重要工程,在甲公司工作期间,软件公司继续向陈某支付工资,但取消职务奖金,由甲公司每月向陈某支付补助。2014年陈某收入如下: (1)在软件公司每月取得基本工资5000元; (2)1~2月从软件公司每月取得职务工资4000元; (3)3~12月从甲公司每月取得补助6000元; (4)12月从软件公司取得年终奖金30000元; (5)陈某为软件公司监事会成员,12月领取监事费30000元; (6)陈某于当年12月6日减持其持有的10000股限售股,该股票收盘价为19.68元。 限售股信息如下:该股份公司2006年4月25日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3.92元;该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技术尚未升级。证券公司在陈某减持当天即履行代扣代缴限售股个税。 假定陈某最终该限售股股票成本无法提供。 (7)1~12月在乙公司兼职,每月取得兼职收入4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陈某减持限售股,就限售股应该向税务机关补税()元。
    A

    5500

    B

    6500

    C

    9500

    D

    98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我国居民陈某为北京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2014年3月,软件公司派陈某到境内甲公司协助完成一项重要工程,在甲公司工作期间,软件公司继续向陈某支付工资,但取消职务奖金,由甲公司每月向陈某支付补助。2014年陈某收入如下: (1)在软件公司每月取得基本工资5000元; (2)1~2月从软件公司每月取得职务工资4000元; (3)3~12月从甲公司每月取得补助6000元; (4)12月从软件公司取得年终奖金30000元; (5)陈某为软件公司监事会成员,12月领取监事费30000元; (6)陈某于当年12月6日减持其持有的10000股限售股,该股票收盘价为19.68元。 限售股信息如下:该股份公司2006年4月25日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3.92元;该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技术尚未升级。证券公司在陈某减持当天即履行代扣代缴限售股个税。 假定陈某最终该限售股股票成本无法提供。 (7)1~12月在乙公司兼职,每月取得兼职收入4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陈某从软件公司和甲公司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

    23250

    B

    27625

    C

    29200

    D

    3377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印刷排版系统软件,付费20万元,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后甲公司以高价向善意的丙公司出售了该软件的复制品。丙公司安装使用5年后,乙公司诉求丙公司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甲公司

    B

    乙公司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

    C

    丙公司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D

    丙公司应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


    正确答案: A,C
    解析:
    CD两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0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A项,《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造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B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据此,乙请求丙承担停止侵权责任时,丙公司的侵权行为仍然在持续,不存在诉讼时效期间已过的问题。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

    B

    甲公司的行为只有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诋毁商誉行为

    C

    只有证明记者拿了甲公司的钱财,才能认定其参与诋毁商誉行为

    D

    只有证明甲公司捏造和散布了虚假事实,才能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不题中,甲公司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的行为,侵犯了所有同类竞争对手的权益,并非仅是乙公司的合法权益,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也可以起诉甲公司,而非只有乙公司可以起诉。因此,A项说法错误。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诋毁商誉行为的要点包括: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的行为。
    (3)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
    (4)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处于故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BD项正确,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

  • 第13题:

    王某是某软件公司的软件设计师,每当软件开发完成后均按公司规定编写软件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以下关于其软件文档的著作权说法正确的是:其软件文档属于职务作品,()。

    A.著作权由软件公司享有

    B.著作权由软件设计师享有

    C.除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软件设计师享有

    D.著作权由公司和软件设计师共同享有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退休工程师开发一套计算机软件,但合同中没有就该软件著作权的归属做出约定。乙依约交付软件后,甲公司支付了费用。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该软件的著作权应属于(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甲公司与乙共有

    D.丙公司


    正确答案:B

    本题考点是著作权法中委托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 第15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印刷排版系统软件,付费20万元,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后甲公司以高价向善意的丙公司出售了该软件的复制品。丙公司安装使用5年后,乙公司诉求丙公司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甲公司
    B.乙公司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
    C.丙公司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D.丙公司应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

    答案:C,D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委托作品著作权及软件作品的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造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故A项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据此,乙请求丙承担停止侵权责任的请求,只要侵权尚在持续当中,不存在诉讼时效期间经过的问题。故B项错误。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0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故C、D项正确。

  • 第16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库存产品信息追踪软件,付费50万元,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后甲公司以高价向善意的丙公司出售了该软件的复制品。丙公司安装使用5年后,丙公司自行开发的同类软件已经在试运行中,此时乙公司起诉要求丙公司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乙公司
    B.乙公司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
    C.丙公司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D.丙公司应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

    答案:A,C,D
    解析: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由此可知,该计算机软件作品的著作权人应当是委托作品的受托人乙公司,故选项A正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由此可知,对于善意的丙公司来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承担赔偿责任。故选项C、D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由此可知,乙公司的软件作品的著作权仍然在保护期之内,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所以乙公司仍然有权起诉。故选项B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C、D。

  • 第17题:

    甲公司从市场上购买乙公司生产的软件,作为甲公司计算机产品的部件。丙公司已经取得该软件的发明权,并许可乙公司生产销售该软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的行为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
    B.甲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
    C.甲公司的行为不侵犯丙公司的权利,乙公司侵犯了丙公司的权利
    D.甲公司的行为与乙公司的行为共同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

    答案:B
    解析:
    此题中丙公司享有著作权,乙公司拥有生产与销售权,甲公司合法购买了使用权,各环节都合法,互不侵权。

  • 第18题:

    ()不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A、财政局
    • B、股民
    • C、董事会
    • D、提供会计软件的公司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一天,几位股民在证券交易大厅讨论是否购买A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问题。股民甲说:“既然A公司债券与股票都通过上网发行,因此,购买A上市公司的债券也就等于购买了A公司的股票,都将成为A公司的股东。”股民乙说:“公司如果年终盈利,购买股票可以得到分红,购买债券可以得到利息;但如果公司亏损,公司将不向股东分红,也不付债券利息。”股民丙说:“购买公司债券,公司到期还本付息,收益是固定的;而购买公司股票,公司虽然不退还股本,但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请分析三位股民的观点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股民甲的观点不正确;股民乙的前半句正确,而“公司亏损也不付债券利息”的观点不正确;股民丙一直到“不退还股本”之前的观点都正确,但“购买股票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 第20题:

    多选题
    甲公司是一家软件开发企业,下列活动中不属于项目投资的有(  )。
    A

    购买一批新的电脑用于软件开发

    B

    在开发过程中,投放资金进行宣传推广

    C

    装修办公楼,优化办公条件

    D

    引进一批编辑软件,提升办公效率

    E

    购买乙公司为开发同类项目发行的股票


    正确答案: D,B
    解析:
    项目投资是指将资金用于购买经营性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形成生产能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收益的投资行为。A项增加了经营性固定资产,属于项目投资;B项,投放的资金并没有购买经营性资产,不是项目投资;C项,装修办公楼不是经营性资产,不属于项目投资;D项增加了经营性无形资产,属于项目投资;E项,购买股票属于证券投资。

  • 第21题:

    单选题
    ()不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A

    财政局

    B

    股民

    C

    董事会

    D

    提供会计软件的公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为宣传其“股神”股票交易分析软件,高价聘请记者发表文章,称“股神”软件是“股民心中的神灵”,贬称过去的同类软件“让多少股民欲哭无泪”,并称乙公司的软件“简直是垃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
    A

    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

    B

    甲公司的行为只有出于故意才能构成诋毁商誊行为

    C

    只有证明记者拿了甲公司的钱财,才能认定其参与诋毁商誉行为

    D

    只有证明甲公司捏造和散布了虚假事实,才能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本题中,甲公司贬低同类软件的行为侵犯了所有同类竞争对手的权益,因此,并非只有乙公司才能起诉甲公司的诋毁商誉行为。
    BCD三项,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①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②诋毁行为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③经营者采取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手段实施诋毁商誉行为,若发布的消息是真实的,则不构成诋毁行为。④经营者对其他竞争对手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是故意的

  • 第23题:

    单选题
    甲建筑公司派员工参加了乙代理商举办的M绘图软件培训班,该软件由丙软件开发公司研制。培训结束后,该建筑公司向代理商购买了这套软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拥有M软件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

    B

    甲拥有M软件的知识产权

    C

    乙拥有M软件的知识产权

    D

    甲拥有M软件的使用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我国居民陈某为北京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2014年3月,软件公司派陈某到境内甲公司协助完成一项重要工程,在甲公司工作期间,软件公司继续向陈某支付工资,但取消职务奖金,由甲公司每月向陈某支付补助。2014年陈某收入如下: (1)在软件公司每月取得基本工资5000元; (2)1~2月从软件公司每月取得职务工资4000元; (3)3~12月从甲公司每月取得补助6000元; (4)12月从软件公司取得年终奖金30000元; (5)陈某为软件公司监事会成员,12月领取监事费30000元; (6)陈某于当年12月6日减持其持有的10000股限售股,该股票收盘价为19.68元。 限售股信息如下:该股份公司2006年4月25日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3.92元;该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技术尚未升级。证券公司在陈某减持当天即履行代扣代缴限售股个税。 假定陈某最终该限售股股票成本无法提供。 (7)1~12月在乙公司兼职,每月取得兼职收入4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下列关于“限售股”的个人所得税陈述,正确的有()
    A

    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

    B

    转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易相关的税费允许扣除

    C

    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按收入的10%确定扣除成本

    D

    陈某减持限售股,个税采取证券机构预扣预缴、纳税人自行申报清算的方式征收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