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医院医生李某在为患者张某进行阑尾炎手术时,不慎将一块纱布遗留在张某的体内,张某在手术后疼痛难忍数日并再次检查时才发现纱布,这给张某的身体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关于张某的损害责任承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由李某承担责任
B.应由医院承担责任
C.应由李某和医院各自承担50%的责任
D.应由医院和李某承担连带责任
第2题:
韩某患病去医院治疗,需要开刀手术。陈医生为韩某施行手术,将纱布遗留在韩某体内。在韩某接受复查时,张医生发现这一情况,并经再次手术,才将纱布取出。下列关于本案性质、提起诉讼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本案性质属于违约而不是侵权
B.本案性质属于侵权而不是违约
C.本案性质属于违约和侵权的竞合
D.韩某只能选择侵权或者违约中的一项向法院提起诉讼
E.韩某可以向法院同时提起违约诉讼和侵权诉讼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2004年1月,原告杨某(男)结识了被告韩某(女)。同年8月27日,韩某用手机发短信给杨某,向他借钱应急,短信中说:“我需要5000元,刚回北京做了眼睛手术,不能出门,你汇到我的卡里。”杨某见短信后立即将钱汇给了韩某。一周后,杨某再次收到韩某的短信,又借给其6000元并汇到了韩某的账户。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杨先生都没有索要借据。借了两次钱后,韩某非但没有还钱,反而继续向杨某借钱。杨某起了疑心,要求韩还钱。但几经催要,韩某只是发短信说:“我一定还,但需要等一段时间。”可韩某还是久欠未还,杨某逐将韩某告上了法庭。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但韩某却称这是杨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欠款。法院审理认为,手机短信载明的款项数额、往来时间与杨某在银行的业务凭证相符,同时短信还载明了被告承诺偿还借款的意思表示,证据间相互印证,故可以认定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据此,法院判令被告韩某偿还原告人民币1.1万元。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判断主要依据哪部法律?
第7题:
北京市出租车司机韩某开车去石家庄,在某区与石家庄另一区居民田某的车相撞,因此发生纠纷并将田某打伤。石家在某区公安分局作出将韩某拘留15天,罚款500元,并赔偿田某损失及治疗费用的决定,韩某不服,可以向石家庄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8题:
被继承人韩某于1999年病逝,遗有房屋一栋及人民币10万元。韩某的长子韩龙以自己多年与父亲同住为由,将房屋及10万元钱均据为己有。韩某的次子韩虎起诉到当地人民法院,请求合理分割其父亲的遗产。法院立案后查明:韩某之妻潘某尚在,现与女儿韩燕在外地一起生活。法院通知潘某和韩燕参加诉讼,潘某表示愿意参加诉讼,但她参加诉讼对遗产的分割既不同意韩龙的意见,也不同意韩虎的意见,韩燕表示愿意继承遗产,但不愿意参加诉讼。在此情况下,本案原告应该是()。
第9题:
批评韩某的想法,让他提振信心。
向学校领导汇报,希望学校直接为韩某提供资金帮助
将情况告诉韩某的班主任老师,让他与韩某进行一下深入沟通
与韩某一起探寻其内心需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10题:
韩某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韩某死亡有顺序先后的限制
韩某的父母申请宣告韩某死亡,其妻何某申请宣告失踪,通州区法院应当根据父母的申请宣告韩某死亡
如通州区法院宣告韩某死亡,则判决作出之日视为韩某死亡的日期
如通州区法院宣告韩某死亡但是韩某并未死亡的,在被宣告死亡期间韩某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
第11题:
假设韩某在饭馆吃饭时,服务员不慎将菜汤溅到手提袋上,造成袋内服装污损,无法清除,则韩某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假设公安机关发布了招领公告,但6个月内一直无人认领,则该服装归韩某所有
假没胡某到公安机关领取服装,则必须向韩某支付合理报酬
假设胡某在报上悬赏寻找该服装,则其到公安机关领取服装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12题:
林某可以同时提起侵权和违约之诉
林某可以选择提起侵权或违约之诉
金某在施行手术过程中有过错,应当向林某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金某在施行手术过程中有过错,医院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若提起侵权之诉,则该医疗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13题:
A.韩某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韩某死亡有顺序先后的限制
B.韩某的父母申请宣告韩某死亡,其妻何某申请宣告失踪,通州区法院应当根据父母的申请宣告韩某死亡
C.如通州区法院宣告韩某死亡,则判决作出之日视为韩某死亡的日期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2004年1月,原告杨某(男)结识了被告韩某(女)。同年8月27日,韩某用手机发短信给杨某,向他借钱应急,短信中说:“我需要5000元,刚回北京做了眼睛手术,不能出门,你汇到我的卡里。”杨某见短信后立即将钱汇给了韩某。一周后,杨某再次收到韩某的短信,又借给其6000元并汇到了韩某的账户。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杨先生都没有索要借据。借了两次钱后,韩某非但没有还钱,反而继续向杨某借钱。杨某起了疑心,要求韩还钱。但几经催要,韩某只是发短信说:“我一定还,但需要等一段时间。”可韩某还是久欠未还,杨某逐将韩某告上了法庭。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但韩某却称这是杨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欠款。法院审理认为,手机短信载明的款项数额、往来时间与杨某在银行的业务凭证相符,同时短信还载明了被告承诺偿还借款的意思表示,证据间相互印证,故可以认定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据此,法院判令被告韩某偿还原告人民币1.1万元。 回答下列问题。 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的证据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18题:
2004年1月,原告杨某(男)结识了被告韩某(女)。同年8月27日,韩某用手机发短信给杨某,向他借钱应急,短信中说:“我需要5000元,刚回北京做了眼睛手术,不能出门,你汇到我的卡里。”杨某见短信后立即将钱汇给了韩某。一周后,杨某再次收到韩某的短信,又借给其6000元并汇到了韩某的账户。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杨先生都没有索要借据。借了两次钱后,韩某非但没有还钱,反而继续向杨某借钱。杨某起了疑心,要求韩还钱。但几经催要,韩某只是发短信说:“我一定还,但需要等一段时间。”可韩某还是久欠未还,杨某逐将韩某告上了法庭。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但韩某却称这是杨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欠款。法院审理认为,手机短信载明的款项数额、往来时间与杨某在银行的业务凭证相符,同时短信还载明了被告承诺偿还借款的意思表示,证据间相互印证,故可以认定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据此,法院判令被告韩某偿还原告人民币1.1万元。 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判断主要依据哪部法律?
第19题:
原告(8岁)与被告(8岁)是同一所学校的同班学生,也是要好的朋友。1998年12 月,因当地突降大雪,原被告便在放学后到校外打雪仗,王某的一枚雪球砸到了韩某的眼 镜上,由于雪球里含有石子等杂物,致使镜片破碎,部分玻璃碎片击伤了韩某的眼球,造 成韩某左眼巩膜裂伤上眼睑划伤。韩某随即被送往当地一家医院救治,进行了巩膜修补手 术后又到另一家医院进行了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视力一度有所恢复,但不久视力 又大幅度下降。经医院再次检查,发现尚有异物残留在眼内,致使患者眼压过高,如不及 时去除,视力还将大幅度下降。事故发生后,韩的父亲韩笑即要求王某的父母承担韩某的 治疗费用,王某夫妇先后两次支付医疗费5500元。后因第三次手术费用需2.5万元,王 某父母认为费用过高,韩某父母也应承担其中的一邵分。双方协商未果。韩笑遂作为韩某 的诉讼代理人代理韩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的父母承担全部治疗费用。本案的责任应如何承担?
第20题:
韩某和苏某共同殴打他人,致被害人李某死亡、吴某轻伤,韩某还抢走吴某的手机。后韩某被抓获,苏某在逃。关于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