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公司与某国乙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合同,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查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依相关规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A.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本质缺陷属于除外责任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甲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乙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题目
中国甲公司与某国乙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合同,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查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依相关规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

A.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本质缺陷属于除外责任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甲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乙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甲公司与某国乙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合同,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查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依相关规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美咸公司与法国欧莱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查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项?( )

    A.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批货物已经投了保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美咸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美咸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欧莱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正确答案:C
    A错,尽管本题货物投保了水渍险,但本题的货损是由于在投保前已存在的缺陷引起的,属于本质缺陷,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B错,损失是发生在运输途中,但由于货物的固有瑕疵或性质的损害承运人是免责的。C对,因为本题中的货损是由于美成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D错,尽管此时风险已转移给了欧莱公司,但由于A公司所交货物有缺陷。货物的风险自交货时转移原则的适用有一个前提。即风险的转移是在卖方无违约责任的情况下,如卖方有违约行为,上述原则不适用。依l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0条,买方仍然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采取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C正确。

  • 第2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的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分两次交付,甲公司在向乙公司交付第一批货物后,就没有再交付第二批货物,该第二批货物最终导致该批标的物不能实现该合同的目的。下列有关乙公司解除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乙可以就第二批标的物解除合同
    B.乙可以就第一批标的物解除合同
    C.乙可以就第一批和第二批货物解除合同
    D.乙可以就第一批或第二批货物解除合同

    答案:A
    解析:
    出卖人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出卖人对其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该批标的物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标的物解除合同。

  • 第3题:

    中国甲公司向德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并约定采用CFR?2010术语规范二者之间的合同。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交由日本丙公司负责运输。该批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风浪造成了部分货物损失,并在港口躲避风浪时由于港口当局的消毒措施又造成了一批货物的损失,到收货人仓库后发现因照料不善又损失了一批货物。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在运输途中因风浪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可不予赔偿
    B.因港口当局的消毒措施损失的货物保险公司可不予赔偿
    C.照料不善所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应该予以赔偿
    D.应该由中国甲公司负担该批货物的保险费用

    答案:B
    解析:
    选项A错误。大家注意,水渍险和平安险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平安险不赔的“单纯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纳入了赔付范围,其余要素和平安险内容基本一样。所以本题中对于风浪造成的部分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付。选项B正确。港口检验检疫属于公权力介入的内容,这属于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的情形。选项C错误。大家一定注意,照料不善的损失发生在货物到收货人的仓库“后”。保险人的责任期间到货物运达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时为止。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这一损失发生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保险人的责任期间,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选项D错误。大家还记得关于贸易术语保险问题的总结吗“带I的必须买(卖方出钱),D组术语买有料(买方有提供资料的义务)、其余全部卖有料(卖方有提供资料的义务)”。CFR显然属于卖方提供资料的范畴,并没有负责保险费用的义务。

  • 第4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三批水果的合同。由丙公司运输,适用《海牙规则》,第一批货物因中国的检疫限制,在外港熏蒸消毒数天,到港后发现该批水果已变质无法销售,第二批货物正常。第三批货物收货人在持正本提单提货时,发现货物已被他人凭伪造的提单提走。争议诉至中国某法院。根据相关规则及司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丙公司应当赔偿甲公司第一批货物的损失,因为其未尽到保管货物的责任
    B.丙公司可以对第一批货物免责
    C.对于第三批货物,丙公司不应承担无单放货的责任,应由提货人承担责任
    D.对于第三批货物,如丙公司需承担无单放货的责任,不得限制责任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无单放货的责任。A错,由于货损是对船舶进行熏蒸造成的,非因承运人丙公司未尽到管货义务,依《海牙规则》,丙公司可以免责。B正确,依《海牙规则》规定的检疫限制免责,航运丙公司无需负责。C错误,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的规定,提货人凭伪造的提单向承运人提取了货物,持有正本提单的收货人可以要求承运人承担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的民事责任。丙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D对,依第4条,承运人因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得享受责任限制。

  • 第5题:

    ★ 中国某公司与法国某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査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巳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项?()
    A.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批货物已经投了保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某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中国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法国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答案:C
    解析:
    。A错,本题的货损属于本质缺陷,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B错,由于货物的固有瑕疵或性质的损害承运人是免责的。C对,因为本题中的货损是由于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D错,本题货物在装船前就巳含有大量虫卵属于有质量问题,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0条,买方仍然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采取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C正确。

  • 第6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服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两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是:

    A.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B.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D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者除第12条的规定外,可以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因此,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涉及的权利义务部分依据贸易术语的规定,贸易术语不涉及的部分,依然可以适用《公约》的规定。贸易术语的选择可以部分排除《公约》的适用。A项错误。CIF条件下,由卖方法国以公司办理保险,货物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转移给买方,途中的风险应由买方中国甲公司承担。B项错误。《公约》规定,买方有接收货物的义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甲公司即使拒收货物,也应保全货物,而不是扩大损失。C项错误。《公约》规定,货物按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中卖方乙公司包装不当,应当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D项正确。

  • 第7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货时转移
    •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于装运港装上船时转移
    •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双方之间订立合同时转移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我国某公司按CIF条件出口坯布5000包,合同规定投保水渍险。货物在海运途中因货舱内淡水管道滴漏,致使该批坯布中600包遭水浸。保险公司应对此损失负责赔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如该批礼品因未依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 B、货物的风险在货物由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甲公司转移至乙公司
    • C、如该批礼品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应承担责任
    • D、乙公司应自行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中国A公司与欧洲某国B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经检验,发现该批货物在装运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 )

    • A、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批货物已经投了保
    •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 C、中国A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 D、B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安特卫普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B两项,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术语下,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的转移于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发生。
    CD两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8条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

  • 第12题:

    多选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货时转移

    B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于装运港装上船时转移

    C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D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双方之间订立合同时转移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上海某甲公司向广州某乙公司合同订购一套大型成套设备。双方约定,乙公司分三批向甲公司交付,每批货物在甲公司验收后向乙公司支付相应货款,在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第二批货物时,甲公司发现这批货物与第一批货物不能配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可以就第一批、第三批货物解除合同

    B.甲公司不能解除第一批货物合同,因为该批货物甲已验收,并支付货款

    C.甲公司可以解除第二批货物的合同

    D.如果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第二批货款,甲公司有权拒绝


    正确答案:ACD
    A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同的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66条规定:“出卖人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出卖人对其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该批标的物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标的物解除。”出卖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标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的交付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以及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解除。买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标的物解除,该批标的物与其他各批标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经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标的物解除。因此答案为ACD。

  • 第14题:

    中国甲公司与西班牙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三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并弃之码头,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虽然双方当事人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仍然需要适用《公约》
    B.因西班牙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和惯例的适用。A正确,由于公约适用的任意性。如当事人有其他规则的选择,则当事人的选择优先,当事人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但由于贸易术语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适用公约。B错,在CIF术语下,虽由卖方办理保险,但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卖方完成交货时,已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了,因此,途中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C错,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7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即使甲公司拒收,也应保全货物,而不能将货物弃之码头,扩大损失。D对,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2)D的规定,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卖方提供的包装不当,则应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

  • 第15题:

    日本乙公司向中国甲公司购买大米,双方约定“2010年通则CIF价格条件,交货品质以中国商品检验局品质检验为依据”,经中国商品检验局检验,该批货物达到合同所规定的品质。但是,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大米生虫,致使该批货物失去商销性。日本乙公司对该批大米再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批大米本身没有问题,是中国甲公司提供的装大米的袋子含有虫卵,那么,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有、

    A、该合同在商品检验上采用的是以货物离岸时的品质为准的做法
    B、中国甲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因为其对货物损失有过失
    C、日本乙公司应当承担货物损失,因为大米商检合格,并且风险在货物装运港货物置于船上之时已发生转移
    D、承运人无须承担责任

    答案:A,B,D
    解析:
    商品检验有离岸检验、到岸检验和双重检验三种,其中在卖方所在地的检验为离岸检验,所以A项正确。判断B、C两项,首先要明确风险转移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卖方无违约的情况下风险转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6条规定:“(1)卖方应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对风险移转到买方时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负有责任,即使这种不符合同情形在该时间后方始明显。(2)卖方对在上一款所述时间后发生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也应负有责任,如果这种不符合同情形是由于卖方违反他的某项义务所致……”本案中由于大米生虫是因为卖方提供的米袋含有虫卵,即卖方违反了其提供足以保全货物的包装的义务,所以卖方应对货损承担责任,故B项正确,C项错误。此外,因为本案中的货物损失是由货物的固有缺陷所致,所以承运人无须承担责任,故D正确。

  • 第16题:

    A国某公司以CIF价与中国某公司签订了向 中国出口食品2000箱的合同,A国公司在货物装运 后,凭已装船清洁提单和已投保一切险及战争险的保 险单,向银行办理了结汇,货到目的港后经复验发现, 该批货物中的342箱食品所含的沙门氏细菌超过进 口国的标准,中国公司只实收1购5箱货物,短少5 箱。下列选项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于细菌超过标准的货物,中国公司应向A 国公司索赔
    B.对短少的货物,中国公司应向A国公司索赔
    C.对短少的货物,中国公司应向承运人索赔
    D.对细菌超过标准的货物,中国公司可以要求 减少价金,但不能要求损害赔偿


    答案:A,C
    解析:
    .损失有两项:一是部分货物中的细菌超标; 二是货物数量短少。.前一损失属于货物的面有缺陷,根据 《海牙规则》中规定的承运人的17项免责,以及我国《海商 法》第51条第9项、第243条第2项,这种损失既不能要 求承运人承担责任也不能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因为它 属于承运人的免责事项和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事项,那么 这个损失只能向出卖方索赔,因为出卖方未交付品质合格 的货物,违反了卖方的品质担保义务。那么对该损失能否 依据贸易术语CIF的风险转移规则由买方来承担呢?答 案是不能,因为货物风险转移的前提是卖方交货时所交货 物是符合合同约定的,如果交货前卖方巳经违約(货物品 质有瑕疵),则风险不转移,故A项是正确的。对后一损 失,因为承运人签发了 2000箱货物清洁提单,表明承运人 巳收到托运人(卖方A国公司)交付的2000_箱货物,也表 明托运人按合同约定数量完成交货义务,而且提单的这项 记载在收货人和承运人之间是最终证据,因此不能向托运 人(卖方)索赔,题中没有提供承运人可以对此免责的事 由,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在中国公司不但可以要求 减少价金,还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 第17题:

    意大利乙公司向中国甲公司购买大米,双方 约定CIF价格条件,经中国商品检验局检验,该批货物 达到合同所规定的品质,由中国“星云”轮负责运输。 但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大米生虫,致使该批货物 失去商销性。乙公司对该批大米再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批大米本身没有问题,是中国公司提供的装大米的袋子含有虫卵。依《海牙规则》及《联合国国际货 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哪项?( )


    A.承运人未尽到管货的责任,应当承担货损责任

    B.中国公司应承担货损责任,因为其对货物损失有过失

    C.乙公司应当承担货损责任,因为大米商检合格,并且风险从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时已发生转移

    D.承运人应承担责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____海上货物运输____承运人的免责。A错,因为本案中的货物损失是由货物的固有缺陷所致,所以承运人无须承担责任,D错。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6条的规定:(1)卖方应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对风险移转到买方时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负有责任,即使这种不符合同情形在该时间后方始明显。(2)卖方对在上一款所述时间后发生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也应负有责任,如果这种不符合同情形是由于卖方违反他的某项义务所致。本案中由于大米生虫是因为卖方提供的米袋含有虫卵,即卖方违反了其提供足以保全货物的包装的义务,所以卖方应对货损承担责任,故B正确,C错误。

  • 第18题:

    ★★ 希腊乙公司向中国甲公司购买大米,双方约定CIF价格条件,经中国商品检验局检验,该批货物达到合同所规定的品质,由中国“远航”轮负责运输。但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大米生虫,致使该批货物失去商销性。乙公司对该批大米再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批大米本身没有问题,是中国公司提供的装大米的袋子含有虫卵。依《海牙规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有哪几项?()
    A.承运人未尽到管货的责任,应当承担货损责任
    B.中国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因为其对货物损失有过失
    C.乙公司应当承担货物损失,因为大米商检合格,并且风险从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时已发生转移
    D.承运人无须承担责任


    答案:B,D
    解析:
    。A错,因为本案中的货物损失是由货物的固有缺陷所致,所以承运人无须承担责任,D正确。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6条的规定:(1)卖方应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对风险移转到买方时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负有责任,即使这种不符合同情形在该时间后方始明显。(2)卖方对在上一款所述时间后发生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也应负有责任,如果这种不符合同情形是由于卖方违反他的某项义务所致。本案中由于大米生虫是因为卖方提供的米袋含有虫卵,即卖方违反了其提供足以保全货物的包装的义务,所以卖方应对货损承担责任,故B正确,C错误。

  • 第19题:

    国某公司按CIF条件出口坯布500包,合同规定投保水渍险。货物在海运途中因货仓内淡水管道漏滴,致使该批坯布中60包遭水浸。保险公司应对此损失负责赔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的运费承担和投保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有义务承担将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的运费
    • B、丙公司有义务承担将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的运费
    • C、甲公司有义务投保
    • D、乙公司有义务投保

    正确答案:A,C

  • 第21题:

    意大利乙公司向中国甲公司购买大米,双方约定CIF价格条件,经中国商品检验局检验,该批货物达到合同所规定的品质,由中国"星云"轮负责运输。但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大米生虫,致使该批货物失去商销性。乙公司对该批大米再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批大米本身没有问题,是中国公司提供的装大米的袋子含有虫卵。依《海牙规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哪项?()

    • A、承运人未尽到管货的责任,应当承担货损责任
    • B、中国公司应承担货损责任,因为其对货物损失有过失
    • C、乙公司应当承担货损责任,因为大米商检合格,并且风险从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时已发生转移
    • D、承运人应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某出口公司出口棉纱一批,根据合同规定投保水渍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因船舱淡水管理滴漏,致使该批棉纱部分水渍,保险公司应付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服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两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B

    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

    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

    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条规定,①双方当事人业已同意的任何惯例和他们之间确立的任何习惯做法,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②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示地同意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适用双方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在国际贸易上,已为有关特定贸易所涉同类合同的当事人所广泛知道并为他们所经常遵守。因此公约与贸易术语可以同时适用
    BC两项,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CIF意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指定目的港),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但卖方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并办理运输中的保险,卖方仅需投保最低险别。本题中,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乙公司承担,而自货物交付时起风险转移至甲公司。因甲公司拒收货物而造成的损失,其风险仍应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针对货物不符的情况可以拒绝接受货物,但不得拒绝接收。
    D项,在CIF条件下,卖方负责对货物查对、包装、标记,卖方必须支付交货所需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核对货物品质、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卖方必须自付费用,提供符合其安排的运输所要求的包装(除非按照相关行业惯例该合同所描述货物无需包装发运)。本题中,乙公司包装不当导致货物损失,应当对此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