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刘某署名方式不合法 B.“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在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中被正式发表 C.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使用该案例且无需支付费用 D.“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该文构成侵权,因为未经刘某和“案例观止”同意

题目
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刘某署名方式不合法
B.“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在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中被正式发表
C.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使用该案例且无需支付费用
D.“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该文构成侵权,因为未经刘某和“案例观止”同意

相似考题
更多“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您的微课比赛作品中需加入一个新闻案例时,以下最恰当的是( )。

    A、利用今日头条等新闻软件来查找自媒体人发布有趣的新闻案例作为素材

    B、充分听取同事意见并直接增加同事分享的相关案例作为素材

    C、在新华网等权威平台上搜索相关的新闻案例作为素材

    D、直接将微信公众平台上有趣的新闻案例作为素材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某作家署名“舒情”,在悦府原创小说网发表题为“鲤鱼跳龙门”的短篇小说,文艺出版社的《青涩时代》短篇小说集将其收入,某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单位将该小说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红颜文学网转载了该小说。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该作家在悦府原创小说网的署名方式不合法
    B.“鲤鱼跳龙门”在《青涩时代》中被正式发表
    C.教材编写组可以不经该作家同意使用“鲤鱼跳龙门”,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红颜文学网未经该作家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答案:C
    解析:
    《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作者享有署名权。署名权,即表明谁是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可以署真名、假名、笔名、艺名,也可以不署名。故该作家在悦府原创小说网署名方式合法,A选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作者享有发表权。发表权中的“发表”是指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要件。故该作家在悦府原创小说网发表“鲤鱼跳龙门”的短篇小说时即为发表,B选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23条第1款规定“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因此,教材编写组可以不经该作家同意使用“鲤鱼跳龙门”,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C选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网站不具有法定许可权,红颜文学网未经同意转载构成侵权。但是红颜文学网的转载需要经过该作家同意,而无需经过甲网站的同意,因为甲网站对此作品无信息网络传播权,故D选项错误。

  • 第3题:

    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刘某署名方式不合法
    B.“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在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中被正式发表
    C.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使用该案例且无需支付费用
    D.“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该文构成侵权,因为未经刘某和“法律king”同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著作权。在A选项中,著作权人有署名权,其可以自由署名,所以该选项错误。在B选项中,在著作权人通过网络发表之际已被正式发表,所以该选项错误。在C选项中,最高法院的判决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直接使用相应案例,C选项正确。在D选项中,“法治纵横”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转载,侵害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构成侵权行为。但是,仅刘某是著作权人,“法律king”不享有相应权利,“法治纵横”转载并不需要“法律king”的同意,所以D选项错误。

  • 第4题:

    培训教材撰写时,以下哪种不能作为培训案例。()

    • A、意外式案例
    • B、主题式案例
    • C、综合式案例
    • D、随意式案例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案例研究反思法的基本环节是()。

    • A、案例描述
    • B、案例分析
    • C、案例归纳
    • D、新案例的创设
    • E、专题研究

    正确答案:A,B,C,D,E

  • 第6题:

    简述应用案例分析法时案例的编写步骤。


    正确答案: (1)确定培训目的。案例的编写要以培训目的为依据,培训目的应当具体、明确。
    (2)收集信息。信息的来源一般有四个:一是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二是内部的文件资料,三是有关人员的叙述,四是自己的经历。如果仅依据公开的报刊书籍而不进行深入调查,很难编写出高水平的案例。
    (3)写作。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应忠于事实,引用的数据要准确,涉及的机构和人名可隐去。如果案例需要公开,应征得有关机构、人员的同意。
    (4)检测。请不熟悉案例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来审阅案例,看它是否存在缺陷或遗漏。
    (5)定稿。根据审阅者的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 第7题:

    ()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了它,案例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案例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 A、教法
    • B、教具
    • C、教材
    • D、案例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中文案例编写时可以在NOTES系统中直接进行或者采用案例本地库的方式进行,如果是在NOTES系统中编写的中文案例的话应该到NOTES系统Edison服务器上的()(填写数据库名称)中进行操作;如果编写中文案例是采用案例本地库编写的话,则接收案例本地库生成文件的E-MAIL地址为:()。


    正确答案:《技术案例与论文》;kbmail@huawei.com

  • 第9题:

    单选题
    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

    B

    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C

    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D

    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我国正式的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指导性案例是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B项,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适用、反复适用的效力,判决只是针对具体个案、具体当事人的适用,不具有普遍效力,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项,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论,法官参照指导性案例作出判决,实际就是参照类案作出类似判决,属于类比推理
    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1条规定,对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指导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并统一发布。指导性案例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其他各级人民法院均无权发布指导性案例。

  • 第10题:

    填空题
    中文案例编写时可以在NOTES系统中直接进行或者采用案例本地库的方式进行,如果是在NOTES系统中编写的中文案例的话应该到NOTES系统Edison服务器上的()(填写数据库名称)中进行操作;如果编写中文案例是采用案例本地库编写的话,则接收案例本地库生成文件的E-MAIL地址为:()。

    正确答案: 《技术案例与论文》,kbmail@huawei.co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
    A

    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B

    指导性案例是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

    C

    各项人民法院在审批类似案件中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

    D

    指导性案例是我国的判例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高校教师林某为课堂教学,将田某撰写的案例教材《民商经典案例选编》复制后发给学生使用。林某的行为侵犯了田某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 某高校教师林某为课堂教学,将田某撰写的案例教材《民商经典案例选编》复制后发给学生使用。林某的行为侵犯了田某的著作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果市场估价人员对该小区面积为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的估价在16700~17300元/平方米之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

    A.48号1002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B.83号204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C.111号801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D.只有两套面积为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答案:C
    解析:
    在表格中,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共有3套,即48号1002室,面积95.64平方米, 单价1.73万元;83号204室,面积89.45平方米,单价1.68万元;111号801室,面积88.51平方米,单价1.75万万元。题干给出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估价在16700~17300元/平方米之间,111号801室的单价明显不在此范围内,属于不正常的成交案例,所以选择C项。

  • 第14题:

    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 )

    A.该诗人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天堂向左”在《现代诗集》中被正式发表
    C.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丁网站未经该诗人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著作权的内容及法定许可,难度中等。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拥有署名方式决定权即署其本名、笔名、别名或假名的选择决定权。该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是实现其署名权的合法方式。故A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发表权,即著作权人享有的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条件。发表权只能依法行使一次,作品一旦发表,发表权即消灭,以后再次使用与发表权无关。本题中,该诗人在甲网站发表“天堂向左”的诗作即行使了其发表权,该诗在甲网站正式发表,故B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23条第1款规定:“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据此,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故C项正确。
    信息网络传播权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条,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由此,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且未经诗人同意,构成侵权。丁文学网站构成侵权是因为转载该诗未经诗人同意,而不是因为未经甲网站同意,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诗人将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甲网站,也没有授予甲网站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有使用权,故D项错误。

  • 第15题:

    案例分析法是指针对特定案例进行讨论, 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方法, 下列关于其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案例分析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 案例分析法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程序
    C 、 案例分析法的学习方式是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从中总结出某些规律, 即由案例引出理论
    D 、 案例分析法揭示了人的行为的动因
    E 、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以思考、 讨论的方式将人在某种情景下的行为规律找出来

    答案:A,B,C,D,E
    解析:
    案例分析法是指针对特定案例进行讨论, 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方法。 除了题中的五项外, 其特点还包括: ①案例分析法的主体是学生; ②案例分析法提供给学生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 这些案例只是为学生的分析与思考提供问题的情景, 它本身并不产生迁移作用; ③案例分析法提供的情景是具体的、 全方位的, 人们的行为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释, 很难有一个最优答案。

  • 第16题:

    下列选项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全文
    • B、王某写的一本黄色小说
    • C、李某创作完成的一首歌
    • D、最高法院编写的《知识产权法案例精选》一书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某高校教师林某为课堂教学,将田某撰写的案例教材《民商经典案例选编》复制后发给学生使用。林某的行为侵犯了田某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 某高校教师林某为课堂教学,将田某撰写的案例教材《民商经典案例选编》复制后发给学生使用。林某的行为侵犯了田某的著作权。

  • 第18题:

    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对鲍富莱蒙案的判决是关于()

    • A、先决问题的典型案例
    • B、法律规避的典型案例
    • C、反致的典型案例
    • D、公共秩序保留的典型案例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下列案例中,有关紧追权的案例是()。

    • A、诺特包姆案
    • B、孤独号案
    • C、科孚海峡案
    • D、荷花号案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对鲍富莱蒙案的判决是关于()
    A

    先决问题的典型案例

    B

    法律规避的典型案例

    C

    反致的典型案例

    D

    公共秩序保留的典型案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应用案例分析法时案例的编写步骤。

    正确答案: (1)确定培训目的。案例的编写要以培训目的为依据,培训目的应当具体、明确。
    (2)收集信息。信息的来源一般有四个:一是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二是内部的文件资料,三是有关人员的叙述,四是自己的经历。如果仅依据公开的报刊书籍而不进行深入调查,很难编写出高水平的案例。
    (3)写作。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应忠于事实,引用的数据要准确,涉及的机构和人名可隐去。如果案例需要公开,应征得有关机构、人员的同意。
    (4)检测。请不熟悉案例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来审阅案例,看它是否存在缺陷或遗漏。
    (5)定稿。根据审阅者的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解析: 见答案

  • 第22题:

    单选题
    培训教材撰写时,以下哪种不能作为培训案例。()
    A

    意外式案例

    B

    主题式案例

    C

    综合式案例

    D

    随意式案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如果市场估价人员对该小区面积为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的估价在16700~17300元/平方米之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48号1002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B

    83号204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C

    111号801室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D

    只有两套面积为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属于正常成交案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9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只有48号1002室,83号204室,111号801室。而题中给出9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单价估价为1.67~1.73万元/平方米,与表格对照,只有111号801室单价为1.75万元,超出了估价范围,故属于不正常成交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