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李某与王某婚后感情一直比较平淡,后来李某发现丈夫王某婚外与同性居住,遂起诉到法院请求离婚。双方均表示无法共同生活,同意离婚。但李某提出,因双方感情破裂系王某单方面过错所致,故要求王某赔偿10万元,妻子主张同性恋丈夫离婚时进行赔偿可以吗?
根据现行《婚姻法》的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为: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解释为“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也就是说,与婚外同性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并不在法律的调整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早已不将同性恋者视为病态,而是视为一种不同的性取向,一些国家法律还赋予同性恋合法的婚姻地位。因此,由于王某的行为不在《婚姻法》列举的离婚损害赔偿范围之内,对妻子李某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主张不予支持。
第2题:
张某(女)经常被丈夫李某殴打虐待,张某几次萌生起诉的念头,但由于害怕丈夫更加变本加厉而不敢向法院提起诉讼,邻居赵某很同情张某,想主动出来支持张某提起侵权诉讼。当地妇联和张某所在单位得知情况后,也表示愿意支持张某起诉,张某打算聘请律师王某作为诉讼代理人。则此案中,原告为()
A.张某
B.张某所在单位、当地妇联、张某和赵某
C.张某和赵某
D.张某所在单位、当地妇联和张某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李某想出去找工作,但李某的丈夫以带孩子为由不允许李某出去工作,李某丈夫的做法是正确的。
第7题:
丁某与李某结婚多年,现两人准备离婚,丁某不可以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是()。
第8题:
张某(女)经常被丈夫李某殴打虐待,张某几次萌生起诉的念头,但由于害怕丈夫更加变本加厉而不敢向法院提起诉讼,邻居赵某很同情张某,想主动出来支持张某提起侵权诉讼。当地妇联和张某所在单位得知情况后,也表示愿意支持张某起诉,张某打算聘请律师王某作为诉讼代理人。则此案中,原告为()
第9题:
王某与李某于2015年结为夫妻,并于2016年3月育有一子,8月份李某的丈夫向法院起诉离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张某系李某故意杀人案的证人,案件审理过程中,辩护人对张某的证言提出异议,张某应当出庭作证
胡某系李某故意杀人案案发时的巡逻警察,案发时目睹了李某持刀杀人后逃跑的过程。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人对胡某的证言提出异议且法院认为其有必要出庭。则胡某应当出庭作证
王某对李某故意杀人案出具了鉴定意见,公诉人对该鉴定意见提出异议且法院认为王某有必要出庭,但王某拒不出庭,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证人石某系被告人李某的妻子,法院通知其到庭作证但其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李某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
李某经常虐待丁某导致离婚
李某遗弃有脑瘫的儿子导致离婚
李某经常在外赌博导致离婚
第13题:
李某与丈夫结婚13年,育有两儿一女。19结婚以来,其丈夫暴躁的脾气始终未改变,经常对李某拳脚相加,李某想过离婚,但是一看到可爱的儿女,她又动摇了。然而,越感觉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住丈夫的暴打,该不该离婚,李某自己也拿不定注意。于是,她找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给她拿主意。接待李某的社会工作者在听完李某的陈述后,分析其个人及其家庭的处境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但并没有明确告知李某该不该离婚。这里社会工作者严格遵循了( )。
A.尊重原则
B.个别化原则
C.自决原则
D.非批判原则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王女士的丈夫有婚外情,常不回家,但又不想离婚,王女士十分痛苦,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处理是()。
第19题:
李某和张某共同抢劫了王女士一条项链。后来,张某良心发现,到公安机关供述揭发了李某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认定张某系自首。
第20题:
某看守所民警赵某为逼迫犯罪嫌疑人李某承认犯罪行为,唆使李某同监室的王某对其进行虐待,造成李某残疾。李某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第21题:
感受王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王女士向她学习
倾听王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第22题:
因所获信息与服务无关,不必采取行动
遵守保密原则,不向第三方透露王女士的信息
征询王女士意见,问她是否愿意讨论家庭暴力问题
直接向当地妇联反映,维护王女士的合法权益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