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A
大B
小C
大小不变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小小的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材料二:“10的加减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材料三:“从烽火台到互联网”(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小小的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识记生字字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星星”和“月亮”形状的教具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小礼物,看看是什么字啊? 课件出示:船 1.教学生字“船” (1)读音 “船”字念起来有点难,谁能告诉大家读好它要注意什么?(翘舌,前鼻音) (2)字形字会读了,我们来记一记“船”的字形,记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偏旁! 这个是舟字旁,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一提,不出头!舟字旁,一二起!(齐读)现在谁有好方法来记住它呢?(“船”字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舟字旁,右上一个几,右下一个口)谁能给“船”字找找朋友呢?(轮船、小船、船夫、船桨) 设计意图:在教学“船”字时,先教会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舟字旁,再让他们想想好的方法记住“船”字,这样降低了难度,关注了全体学生中的个别差异,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在教学中同时还渗透了“船”字的结构特点,为以后的识字、书写打好基础。 2.揭示课题 你们给“船”找了这么多好朋友,今天啊,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叫《小小的船》。小小的,多可爱啊!声音要轻一点,柔一点,念出它的可爱、小巧。谁愿意来念一念标题“小小的船”呀?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来念标题。 设计意图:这里从读标题开始就让学生感受这首儿歌的基调,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整体感知 1.语言训练 (课件动画:小小的船)这只小巧、可人的船和我们刚才说的轮船可不一样,看看它是一只什么船啊?(月亮船)你们见过月亮船吗?(有/没有) 夜晚,静静的,星星们一闪一闪地说着悄悄话,天上挂着一弯小小的月儿,就像小船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月亮船”。 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香蕉、镰刀、眉毛) 我们见过的月亮都是弯弯的吗?(圆圆的、半圆的)圆圆的月亮像什么?(月饼、脸蛋) 月亮会不断变化的,从月牙到半月到满月,多美的月儿啊,多神奇的月亮船啊!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和时间。 2.按要求自读课文 请小朋友翻开书本,读读这首儿歌。要求: (1)把生字娃娃圈出来,难读的多读几遍。 (2)把生字娃娃读给同桌听一听,然后一起想想好的方法记住它们。 3.生字词检查 (1)生字 谁会带拼音读生字?(小老师领读) 瞧,顽皮的生字娃娃摘掉拼音帽子躲到星星里去了,谁能叫对它们的名字?(指名读或学生主动读)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几颗最亮的星星?(记字形) (2)词语 跟这些闪闪的星星打完招呼了,谁有自信念好这些词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词,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演着读,先自己试一试,谁来挑战一下? 设计意图:这里检查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拼音生字再到词语,难度逐步增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念词语时不断渗透本首儿歌的基调,为下面的朗读打好基础。 (三)指导朗读 1.语言训练课件出示:弯弯的月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这是一只小小月亮船?(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尖的)这么可爱的小船,你们喜欢吗?(喜欢) 那就带着喜欢的口气读一读,让听着的人都喜欢上它!(自由读) 你们读得可真美,我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月亮船,我的脚变长了,我感觉我正坐在船上呢! 这么漂亮的船你们想坐坐吗?(想) 2.配乐想象 看红红已经坐在月亮船上了,她说,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想上来和我一起坐吗?(想)想的小朋友请起立,闭上眼睛,脚轻轻地抬一下,你们已经登上月亮船了,闭着眼睛,听着音乐,想象着你们正快乐地坐在月亮船上,摇啊摇啊!星星在你们身边跳舞,跟你们说着悄悄话!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见了闪闪的星星像什么?看见了蓝蓝的天空像什么?看见() 设计意图:配乐想象,沟起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促进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3.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带着你的感受朗读这首儿歌。 4.唱演课文 这首儿歌不仅能朗读还可以唱呢!(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同学们站起来,拿着“星星”、“月亮”跟唱儿歌《小小的船》。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感受月亮船的美丽,充分融入自己的真情。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会了儿歌,学会了生字娃娃,知道了月亮像小船) (五)指导书写 哦,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我可真高兴,最后让我们把四个汉字宝宝带回家吧!教学写字:见白田电 “见”字写起来要注意什么?(田字格的位置,笔画顺序,竖弯钩的写法,范写,书空)课件出示:白田电 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注意什么?(都有一个扁扁的日,扁日要上宽下略窄,笔画顺序,范写,书空), 设计意图:这里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让他们从观察中找出相同点,有助于他们书写到位。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A
大B
小C
大小不变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A
大B
小C
大小不变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古诗两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电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涵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以及简单的计算。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课本上那三幅图画都发生了什么啊? 生1:买东西。 生2:存钱。 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师:你们能列举出人民币都有哪些吗? 生1:1角、5角。 生2:1元、5元。 生3:10元、20元、50元、100元。 生4:1分、5分。 师:很好,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5:有硬币和纸币。 师:太好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人民币吧。 (打开幻灯机出示各种人民币,对学生进行提问) (三)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好了,如果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的话,我们会怎样来给它们划分啊? 生:按元、角、分。 师:好的,那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体验生活实际应用 师:不错。我们在课堂上来表演一个小的游戏好吗? 生:好。 (一个学生把准备好的“商品”摆放在桌子上,用一些卡片代表人民币,一个学生扮演销售员,另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分别进行演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用它可以购买东西,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解决困难。我们要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课堂练习 1.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2.填一填 3元=()角 50角=()元 8元=()角 70角=()元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填空题如果要在表格的末尾插入新行,可将插入点移到表格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之后回车符之前,然后按()键。正确答案:Enter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A
大B
小C
大小不变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A
大B
小C
大小不变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