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考试行为属于考生违纪:()
监考员分发答题卡后,应指导考生做如下事项()
检查验收监考员回收试卷、答题卡等材料的主要环节()。
监考员应在()上规定位置粘贴本考场条形码,并进行核对。
考场异常情况记录内容有()
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B在这本书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C在学校举办的爬山比赛中,九年级代表队的同学一鼓作气,率先登上山顶。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10日,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汉集中亮相。一届大型的国际运动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精彩而富有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B本届军运会开闭幕式将围绕“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和谐、和平、文明的崇尚与追求。C开闭幕式的演出环节,将围绕军人、军队和军事文化的艺术展现,使军事元素、人物、事件的诗化叙述,穿插于中华文明之中。D开闭幕式演出将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底蕴以及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反映“止戈为武”的军事思想,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偏僻 卡片关卡 折本损兵折将 笨嘴拙舌相形见绌B殉职勋章 羞怯惬意 粘贴拈轻怕重 恍然大悟惊慌失措C狼藉慰藉 轩昂盎然 载誉千载难逢 不屑一顾惟妙惟肖D占据蹲踞 真谛取缔 侍奉恃才傲物 浑水摸鱼魂牵梦萦4下面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表现了诗人的压抑心情。B颔联写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悼念和回到故乡恍如隔世的感觉。C颈联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后人引用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D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ABCD6根据你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对联常识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中秋赏月,小明爸爸提议用对对子的方式为节日助兴。他吟诵了上联“明月映天一轮满”,小明对出下联_。A花香千里到门庭B冷露无声湿桂花C甘露被宇万家明D叶脱疏桐秋正半春节将至,小明家要贴一副对联,最佳的选择是:上联_,下联_。A堂前营草舒眉绿B绿柳吐絮迎新春C爆竹传声又岁除D春风送暖入屠苏E.红梅含苞傲冬雪根据端午节的习俗,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_,万水欢歌7填空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论语子罕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爱国”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_,_。8阅读下面作品选段,回答问题。“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以上内容中的“老弟”指的是 。结合作品,选段中“冒牌的英雄主义”指什么?主人公最后所选择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又是怎样的?二、阅读9送万巨卢 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万巨:人名。1(小题1)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_。2(小题2)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_、_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3(小题3)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何子少好读书,遇有异书,必厚赀购之,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每巡行田陌,必挟策以随。或如厕,亦必手一编。所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盖欲以揽求王霸之余略,以揣摩当世之故。一遇事之盘错难解者,即傅以古义合之。而有不合,则深湛思之,竟日继以夜。赀:价格。傅:凭借。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_) (2) 博学而笃志(_)涉猎殆遍(_) (4)以揣摩当世之故(_)2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堪其忧 其真不知马也B切问而近思 泉香而酒洌C必挟策以随 以其境过清D则深湛思之 客之美我者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4甲、乙两文的读书态度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11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15.38分18.91分98.85分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中国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3076个8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个/ 44万人个/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0.58本50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7%62%人均年阅读量4.39本7本图书畅销类型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小说、科技等(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
监考员处理缺考考生试卷、答题卡及空白试卷、答题卡操作为()。
监考员对缺考考生的答题卡处理是()
考生领到答题卡、试卷后,监考员应指导考生在在规定时间内和指定位置准确填写()等。
监考员用0.7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分别在缺考考生试卷、答题卡和尾考场的空白试卷、空白答题卡()注明“缺考”或“空白”字样。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监考员回收试卷、答题卡操作程序()